融创中国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

生活知识 2025-04-25 11:52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近期,融创中国针对海外债务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法律行动,这些行动反映了其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的跨境法律策略调整。下面是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

一、纽约破产保护的核心动因

融创中国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的动作,实则蕴含了深远的策略考量。首要动因便是规避债权人的跨境追偿。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的规定,融创可以申请保护以阻止境外债权人在美国境内对其资产进行单独诉讼或冻结。此举与多家房企在2023年的策略相吻合,旨在为债务重组争取一个缓冲期。由于融创存续的美元债多受纽约法管辖,因此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也可以避免个别债权人通过纽约法院发起资产冻结诉讼。

二、当前债务重组进展

融创中国在面对债务危机时,不仅在国内采取了行动,在国际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应对。针对中国信达(香港)提起的清盘呈请,融创已获香港高等法院认可令,暂时保住了资产处置权。与此启动纽约破产保护程序,形成了双重司法屏障,为自身争取到了更多的调整空间。融创在境内的项目风险也在逐渐暴露。例如,其子公司淮安融佑置业的运河望项目因债务无法清偿而陷入困境,开发的楼盘多次流拍,资产估值大幅缩水,这也反映出集团层面资金链的持续承压。

三、潜在影响与风险

融创中国的这些法律行动虽然是一种常规的债务重组手段,但也带来了潜在的影响与风险。不同法域的法律程序可能会引发境内外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涉及国资背景债权人的债务处理将更为复杂。这些动作也可能导致公司品牌信用的持续损耗。例如,公司董事长孙宏斌的个人股权质押率超过90%,而公司高管团队的频繁变动以及项目的停工风险都可能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尽管这些法律行动是常规的债务重组手段,但在当前行业下行周期中,其实际效果仍取决于资产处置的进度和债权人的协调效率。

总体来看,融创中国正在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行动来应对其债务危机,这些行动反映了其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的跨境法律策略调整。这些行动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影响与风险,需要融创在后续过程中妥善应对。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