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有氯气味怎么办 经常养鱼或者养花的朋友都知道
对于养鱼养花的爱好者来说,自来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直接使用却可能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氯,这主要源于水厂为杀灭细菌添加的。这些氯虽然能保障我们的饮水安全,但如果不经处理直接用于养花养鱼,可能会对这些生命造成伤害。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处理自来水中残留的氯。
当您发现自来水有味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去除氯味:
1. 将自来水静置在室内或阳光下,放置大约4至5天或一周的时间,让自然挥发。这是一种简单且环保的方法。
2. 使用化学方法去除氯。例如,在储水桶中加入硫化钠(苏打水),大约每10千克水加1克苏打水,然后搅拌均匀至溶解。这样处理后,水中的氯会迅速被去除。
3. 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氯。将自来水放入过滤器中一段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后,便会蒸发掉。
4. 煮沸也是一种有效的去除氯的方法。当水煮沸后,打开盖子再煮3至5分钟,游离氯便会挥发掉。同时请注意,煮沸后应妥善保存开水,避免二次污染。
5. 使用净水器是更为彻底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去除氯,还能滤除一些看不见的重金属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那么,为什么自来水需要添加呢?这是因为消毒是国内外常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为了保持自来水的消毒效果,并在输送管网过程中避免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自来水中必须含有一定量残留氯。当氯溶解于水中时,会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有效破坏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酶,使微生物死亡。我国对自来水出厂时的氯含量有明确规定,只要残留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需要注意的是,氯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刺激眼睛、鼻子、喉咙和上呼吸道,甚至引发急性肺水肿和肺炎。当浓度过高时,还可能引起呼吸中枢麻痹,造成“闪光死亡”。长期吸入低浓度氯会导致慢性中毒,加速人体衰老,可能引发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甚至癌症等疾病。
在使用自来水时,我们需要关注自来水的处理过程,确保自来水的安全性。对于养鱼养花的爱好者来说,选择适当的方法去除水中的氯味至关重要。而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自来水的使用安全,保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