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生产十七连丰(新数据新看点)

生活知识 2025-04-20 14:45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华北平原的六月,热浪滚滚,麦田一片金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满载着黄澄澄的麦粒,流进粮袋的声音哗啦啦作响。

祖茂堂,河北省高碑店市众茂合作社的理事长,正忙着夏收。他满脸笑容地指着小麦说:“你瞅瞅这小麦,籽粒饱满,今年丰收无疑!”他透露,亩穗数达到约50万穗,亩产预计在1100斤左右,每亩能增收约100元。

随着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的最新数据,全国夏粮收获已经完成了九成。预计小麦亩产平均提高4公斤,其中冬小麦主产区机收超过2.7亿亩,机收率稳定在96%以上。今年夏粮的丰收已成定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的有力证明。

政策稳定和人们的努力是丰收的关键。经历了疫情、干旱、条锈病等挑战,今年的夏粮生产确实经历了不少困难。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措施的加力,确保了战疫生产“两不误”。从稳面积到减损失,政策的力量和人们的努力让全国夏粮播种面积稳定,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科技的支撑也让夏粮量质齐增。专家直播课堂、在线会诊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让科学管理措施及时到田入户。与此各地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河北节水小麦品种实现全覆盖,提高了节水效率。

夏季粮油丰收不仅稳住了今年粮食生产的开局,也稳住了粮价和百姓的“米袋子”。陈其兵,河南滑县西姜庄村的村民,种植优质强筋小麦,企业订单回收,每斤加价一毛钱,今年种植20亩,能多收2000多元。他说:“今年这小麦,一亩至少能打1200斤,质量还好。”

总体来看,今年的夏粮生产展现了我国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能力。只要我们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就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更大的主动。这一系列的丰收和稳定,都是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的结晶。让我们继续携手前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科技助力,筑牢粮食安全之基

在山东莱阳,种粮大户丁信北经营着两千多亩小麦田。面对旱情,他一度忧虑丰收无望。得益于专家的指导,他掌握了抗旱节水、防冻抗寒与一喷三防等技术,亩产打破了800公斤的纪录。这仅仅是科技助力夏粮丰收的一个缩影。

如今,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迅速推广,农业短板正在逐步补齐。在河北赵县姚家庄村,光辉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田野里,麦浪翻滚,收割机来回穿梭。智慧农机的应用让夏收变得省心省力。以前需要六七十人作业的地方,现在只需10个机手就能完成。植保无人机、农业物联网等高科技装备,为夏粮生产装上了“顺风耳”和“千里眼”。全国范围内,有164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服务,为夏粮的“丰收到手”提供了坚实支撑。

农民们用上了“金扁担”,不仅进度快、效率高,而且确保了夏粮的颗粒归仓。这一喜人的景象为我们今年的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信心基础。当前,三夏大忙时节正处关键时期,不仅要抓好麦收扫尾,还要全力推进夏播面积落实,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努力夺取全面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的丰收。

夏粮的这份“高分答卷”不仅为全年粮食再获丰收注入了信心,也为保障粮食安全增添了底气。全年粮食的大头是秋粮,目前春播作物出苗长势良好,广袤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都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标准农田项目落户,让农田渠相连、水畅通,望天田变吨粮田。江西余干县东河村的章兴发打心眼里高兴,一个项目的落地解决了全村的灌排难题。稳住耕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这些硬杠杠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基础支撑。

新型主体越来越强,粮食生产后劲更足。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已达221.5万家,越来越多的新型经营主体肩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大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些合作社的“一条龙”作业服务,既省时又省心。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我国将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主体的崛起,我国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 报道(略有改动)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