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片《奥本海默》惹恼印度

生活知识 2025-04-19 21:43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好莱坞电影《奥本海默》在印度引发的争议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这部影片的核心争议在于将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的经文与露骨场景相结合,引发了印度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一、争议场景内容

影片中有一段场景,奥本海默与恋人的亲密行为伴随着《薄伽梵歌》的经文诵读。具体来说,当奥本海默与恋人陷入情网时,恋人手持《薄伽梵歌》,要求他诵读其中的经文。而这段经文:“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在印度教中有着深厚的宗教意义。在电影中,这一场景被部分印度观众视为将宗教圣典与性暗示相结合,严重亵渎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二、印度官方及民间反应

官方层面,印度信息专员乌代马胡尔卡致信导演诺兰,要求在全球版本中删除这一场景,并称之为“对10亿印度教徒的直接攻击”。信息和广播部部长阿努拉格塔库尔也对此表示质疑,并要求印度中央电影认证委员会删除争议片段,同时可能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

在民间层面,一些保守团体发起了抵制运动,指责这部电影是“反印度教阴谋”的一部分。部分观众则感到好莱坞在对待印度教文化时存在“双重标准”,对比其在其他文化面前的谨慎态度。

三、影片制作方与审查问题

关于这场争议,导演诺兰及制作方尚未正式回应。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上映前对影片进行了审查,并对裸露镜头进行了修改,如为角色添加衣物。《薄伽梵歌》的引用片段却未被审查发现。马胡尔卡批评审片委员会失职,并强调制片方未尊重文化敏感性是主要问题。

四、争议延伸影响

这一事件不仅限于对电影的争议,还引发了关于电影创作中文化尊重的广泛讨论。印度舆论普遍呼吁,跨国影视作品应避免对特定信仰的冒犯性表达。印度还暗示,如果制片方不删除争议内容,可能采取“更强硬行动”,但具体措施尚未明确。

《奥本海默》在印度的争议凸显了在全球化的影视创作中,对于文化符号的敏感性和尊重的重要性。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印度国内对于宗教经典世俗化使用的强烈抵触情绪。希望在未来的影视创作中,能够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及敏感性的考量,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上一篇:唐朝时期的留学生是怎样的?他们的待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