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瓜啃下脱贫“硬骨头”

生活知识 2025-04-18 11:10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在今年的二月,我们村庄的菜农们纷纷向武汉捐赠了新鲜的蔬菜,我们也贡献出了80斤的黄瓜。这一切的善举,都是在我们村庄摆脱贫困后,得益于党的帮扶政策的结果。现在,国家正处于艰难时刻,我们作为脱贫户,也应该尽一份绵薄之力,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村庄动员村民们捐款捐物,共克时艰。在富坪村和新坪村这两个移民安置区,共有超过94%的村民们参与捐赠活动。这些村庄的村民们都是地震受灾群众,于五年前从定西市岷县和漳县搬迁而来。尽管他们面临着人多地少、缺乏产业等挑战,但在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他们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刚来时,村民们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种植环境。他们曾种植山地和旱土作物,对于种植温室大棚蔬菜缺乏经验和信心。积极引导村民们转变观念,学习大棚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富坪村和新坪村的村民们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黄瓜产业已成为他们的主导产业之一。如今,这两个村庄的黄瓜产业覆盖率已超过九成。

施万红是富坪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回忆起推动大棚种植初期的困难时表示,最初村民们对大棚种植持怀疑态度,缺乏信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和村干部们亲自带头种植大棚蔬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现在,村民们都在争相学习种植技术,努力提高大棚的产量和效益。汪军娃和王芳花夫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他们最初也是持观望态度,在看到别人种植大棚赚了钱后,才决定自己也开始种植。作为贫困户的他们得到了的帮扶资金,并在当年就见到了收益。现在他们家已经成功脱贫,并扩大了蔬菜种植规模。

现在走进富坪村蔬菜大棚基地,可以看到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着。在大棚里一根根鲜嫩的黄瓜挂满藤架长势喜人一派繁荣景象映入眼帘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富坪村已建起超过一千个大棚新坪村也建起了数百个大棚两个移民村的黄瓜产业已成为他们的主导产业之一确保了他们永久性脱贫的目标得以实现。如今村民们生活得更加有信心有盼头了他们的笑容和喜悦充满着整个村庄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生机。富坪村与新坪村的黄瓜经济:脱贫攻坚的硕果与乡村振兴的展望

近日,记者走进富坪村与新坪村,深入了解这两个村庄如何利用黄瓜交易市场助力脱贫攻坚。每天清晨,村民们忙碌地将自家种植的黄瓜运送到交易市场,进行分拣、打包,随后批发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菜贩。富坪村的黄瓜交易市场尤为繁忙,其种植的黄瓜不仅供应本地市场,更是远销新疆、陕西等十多个省区市。在夏季生产旺季,这里的交易量每天高达二十万斤以上。

施万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不仅是对任务的坚定承诺,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乐观展望。

赵兴科告诉记者,过去富坪村和新坪村是靖远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点。但在各级部门的帮助下,两村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统计数据也显示了这一努力的效果:富坪村的贫困发生率从曾经的93.48%下降到现在的12.13%,新坪村的贫困发生率也大幅下降至6.8%。

白银市委书记苏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白银市的整体脱贫情况。他表示,目前白银市所有贫困区县已经成功脱贫摘帽,扶贫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为永久性脱贫提供了保障。未来,白银市将把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推动两者有机衔接,确保全市人民以崭新的面貌奔向小康生活。这不仅是一个地区的进步,更是整个国家脱贫攻坚事业的一个缩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富坪村与新坪村的黄瓜交易市场只是白银市众多扶贫产业的一个亮点。展望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书写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记者 袁鹏)

上一篇:碧生源常润茶广告频涉违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