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为什么没有青史留名?吕蒙是怎么死的?

生活知识 2025-04-17 12:49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对于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今天我要讲述一位东吴名将的传奇故事,他就是吕蒙。在演义中,吕蒙的形象并未完全展现出他的真实实力。实际上,他在濡须之战、合肥之战以及夺荆州的过程中都有卓越的表现,白衣渡江的计谋也并非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仅由吕蒙提出,而是他与孙权合力策划的。

吕蒙的真实死因更是令人惊讶,竟然是魂魄索命而死,这无疑给演义注入了玄幻色彩。那么,为什么吕蒙在演义中的形象似乎并不突出呢?难道仅仅因为关羽是他的手下败将?

有人曾问,东吴的吕蒙杀了关羽,为何没有能青史留名?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了吕蒙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正因为我们知道历史上存在这样一位人物,知道他曾白衣渡江将一代战神关羽逼到绝境,才会对此提出问题。

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并不简单,需要有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像《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虽然事迹传奇,但在历史上也只是留下了名字,没有单独的传记。而吕蒙在《三国志》中是有传的,与周瑜合在一个传里,这就是青史留名的标准。

吕蒙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他十五岁就出来做事了。他最初做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的童工,而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杀山贼。他的姐夫邓当是手下的一名将军,有一次邓当去征讨山贼时,吕蒙悄悄跟随。虽然邓当因为吕蒙的突然出现而大喝一声并受到责备,但这也让吕蒙在青史上留下了名字。

吕蒙的坦然和勇敢赢得了老太太的理解,她也就不再惩罚他了。后来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担任别部司马,这是大将军府的属官,虽然职位不高,但对于吕蒙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起点。这次偷偷的跟随也许是他走向人生巅峰的一个契机。

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吕蒙已经在军中混到了都尉的职位。他真正成名的一战是斩杀黄祖手下大将陈就。陈就是一位悍将,黄祖两次被孙家征讨都是依靠陈就得以坚守。但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吕蒙凭借勇气和智慧一刀斩了陈就,黄祖舰队失去了首领,瞬间溃败。战后孙权对吕蒙的勇气和智慧大加赞赏并予以封赏。

孙权看到吕蒙的进步和成就后鼓励他多读书学习。虽然吕蒙最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但在孙权的话语和坚持下开始认真学习。学习后的吕蒙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周瑜死后鲁肃接任都督时曾对吕蒙不屑一顾但他还是找吕蒙喝酒交流。在交流中吕蒙提出了关于与关羽关系的策略得到了鲁肃的高度赞赏和认可这也为后来吕蒙夺荆州杀关羽打下了伏笔。吕蒙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来积累的结果他对战争的敏锐洞察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成功夺取胜利果实。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了挑战、机遇和智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吕蒙之死

《三国演义》中描述了吕蒙之死的场景,称其是被关羽夺舍身体而死的。在拿下荆州后,孙权举办了庆功宴,酒席宴上吕蒙忽然指着孙权大骂,之后七窍流血而死,场景颇为玄幻。

有人提出吕蒙实际上在关羽之前就已经去世,所以关于“夺舍而死”的说法并不准确。查阅《三国志》中的武帝记,我们发现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孙权已经击斩了关羽,并传其首。这意味着关羽死在建安二十五年年初或建安二十四年年末。

《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并非完全虚构,实际上在三国志上也有记载拿下荆州后,孙权在公安开庆功会的场景。但《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吕蒙此时已经病重,尽管想避开庆功宴,但孙权还是劝他参加。这说明在关羽被擒后,吕蒙虽然身体抱恙,但仍然参与了孙权的庆功宴。

裴松之认为,关羽在临沮被抓后立刻就被杀了,那时候吕蒙还活着。我更倾向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吕蒙是在关羽之后去世的。我们可以想象,在庆功宴上,吕蒙可能是因病情恶化,出现了种种异常反应,被误传为关羽的复仇。这种奇幻的描述,或许是对历史事件的夸张和演绎,但无论如何,吕蒙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他的死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吕蒙之死成为了《三国演义》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无论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还是文学作品中的演绎,都为我们揭示了三国时期复杂多变的历史面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上一篇:手机玩太久当心手指成“扳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