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治理新规出台85.1%受访者会更约束自己行

生活知识 2025-04-16 15:51生活知识www.zhongliuw.cn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环境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网络谣言、人肉搜索、流量造假等不良现象不断滋生,为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在这项规定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网络使用者的责任与义务。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30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有高达85.1%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这一规定的施行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了大部分网友对于净化网络环境的强烈愿望。

张郡琪,一位北京某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对此深有感触。她认为,有些网友在网上发言时过于情绪化,言辞激烈,甚至带有诅咒和威胁。她希望《规定》的出台能够引导网友们更加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发表不当言论。

《规定》的实施也得到了许多网友的积极响应。肖华,深圳市某金融企业的员工,认为每一个网友都是内容生产者,因此在转发信息、输出内容时应该更加谨慎,避免以讹传讹。他支持《规定》的实施,认为这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规定》不仅明确了网民的权利和义务,更在法律责任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联合惩戒。他强调,《规定》是我国互联网内容监管从单向治理转向多向治理、从点到面、从内容监管到生态监管的重要举措。

《规定》还明确了对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内容安全边界的明确标记。朱巍介绍,该《规定》在网络安全法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生态特征和网络服务发展趋势,对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具体类别进行了明确,也明确了鼓励制作和传播的内容,倡导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传播。

调查还发现,69.1%的受访者期待尽快解决网络水军、流量造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公平性和健康性,《规定》对此也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出台,无疑为我国的网络环境带来了一缕清风。在这一规定的引导下,我们相信大部分网友会积极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环境。在此,我们也期待各大网络平台能够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共同构建一个责任清晰、公平合理的网络生态。调查数据显示,众多网民对一系列网络问题表示关切,其中水军、流量造假、等问题成为公众最为期待解决的焦点,有高达69.1%的受访者对此表达了迫切的解决期望。面对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以及网络谣言的困扰,受访者的期待解决比例也分别达到了63.7%、61.3%。这些现象凸显了公众对于健康网络环境的需求和渴望。

肖华提到的《规定》对违法行为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散布谣言和侵犯他人隐私等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约。对此,公众的反应显示出对规则的敬畏和对法律意识的增强。不少网民开始意识到,一些不当的言行,比如人肉搜索等,可能会导致法律的制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网络平台封号。

朱巍专家指出,算法在网络内容治理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人工智能的运用使得算法能对内容进行合法性和道德性审核,从而决定哪些内容应被推荐。算法在推广正能量内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能不断完善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比对库,从而扎好内容安全底线。单靠算法推荐并不足够,其应与人工审核相结合,以完善网络安全的技术防范和制度防范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内容治理的作用。

本次受访者的年龄分布也很值得关注。00后占比较小,但他们的声音同样不容忽视;90后逐渐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的意见占比较大;80后则以其成熟和理性的态度参与到网络问题的讨论中;而70后和60后的受访者则以他们的丰富经验为本次讨论增添了更多视角。

不论是年轻一代还是年长群体,大家都对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有着共同的期待和关切。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宣传和教育公众,让他们了解网络规则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我们也期待通过技术和法规的双重手段,共同打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