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生拐卖新生儿涉案26起 医院被指推波助澜
陕西富平贩婴案背后的沉默与视而不见
全国瞩目的陕西富平贩婴案震惊人心,警方初步确认张素霞涉案26起。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被誉为“技术权威”的医师,为何会走上婴儿的不归路?医院的管理制度为何在此情况下形同虚设?同事们的“视而不见”又是为何?
尽管警方目前尚未发现同伙作案的证据,但医院内部的冷漠与忽视仍是人们心中的疑云。在富平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的管理卫生系统有着严格的规定,从分娩到交接都有明确的流程。张素霞却一次次成功地瞒天过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已经免职的院长王莉表示,医院有完整的新生儿监管流程。新任院长卞慈梅则指出,此案是犯罪嫌疑人张素霞的个人预谋,按制度她不可能得手。但现实是,张素霞利用了她的职务便利,也利用了其他医护人员的信任。医院自查认为,整体制度健全,运行规范。
那么,张素霞是如何成功的呢?通过医院助产士的描述,我们可以窥探一二。作为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的张素霞,因和产妇是熟人关系,在进入产房时并未受到质疑和阻止。她利用这一关系,成功地欺骗了助产士,修改了医疗文书,使得被拐婴儿的父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弃了孩子。
更令人震惊的是,张素霞还指示三名产房工作人员篡改医疗文书。尽管其中两名工作人员予以拒绝,但有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修改却未签名,且事后均未向院方报告。这种对同事行为的忽视和沉默,无疑为张素霞的犯罪行为提供了掩护。
这起事件不仅让人对张素霞个人行为产生质疑,更对医院的管理制度和同事间的责任感产生深深的疑虑。在一个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医院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漏洞?为何会有“视而不见”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反思。
希望这起事件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仅仅是对一个犯罪者的追责,更是对整个医疗系统、对整个社会的反思。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完善,更是人心的温暖与关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