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场规模与增长
2023年规模:中国癌症免疫疗法市场规模达220亿元,全球市场规模为593亿美元。
未来预测:预计到2030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5817亿元(2026-2030年复合增长率9.9%),其中免疫治疗份额将持续提升。2025年免疫治疗市场规模或突破亿元。
2. 市场驱动因素
技术迭代:双抗、ADC、CAR-T等创新疗法加速商业化,如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和维立志博的PD-L1/4-1BB双抗(LBL-024)获突破性疗法认定。
临床需求:中国癌症新发患者约495.8万人(2023年),传统化疗占比仍达47.5%,免疫治疗渗透率仅10.1%,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政策支持:PD-1单抗等纳入医保,推动可及性;细胞治疗临床试验达489项(全球第二),加速技术转化。
3. 竞争格局
本土企业崛起:康方生物、维立志博等通过差异化双抗技术布局全球市场,交易授权金额超6亿美元。
治疗领域扩展:从血液肿瘤延伸至实体瘤(如肺癌、宫颈癌),联合疗法(如免疫+化疗)显著提升疗效(ORR达75%)。
4. 挑战与趋势
技术瓶颈:实体瘤微环境复杂,CAR-T在实体瘤中的疗效仍需突破。
个性化治疗:新抗原疫苗、生物标志物开发成为未来方向。
综上,中国免疫肿瘤市场处于高速成长期,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将推动其成为千亿级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