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儿夜晚出现低热

健康快乐 2025-10-05 18:33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一、可能原因

1. 肿瘤热

  • 肿瘤组织坏死或代谢产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表现为午后或夜间低热(37.3℃-38.5℃),晨起体温多正常,常伴乏力、消瘦等症状。
  • 儿童骨肉瘤、脑干肿瘤等也可能因肿瘤生长引发低热。
  • 2. 感染

  • 肿瘤患儿免疫力较低,易合并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夜间抵抗力下降时发热更明显。
  • 脑干肿瘤患儿可能因脑积水或肿瘤压迫引发感染性发热。
  • 3. 治疗反应

  • 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可能导致药物热,通常伴有其他副作用。
  • 二、处理建议

    1. 观察与监测

  • 记录体温变化规律及伴随症状(如咳嗽、盗汗等),持续低热或超过38.5℃需就医。
  • 2. 物理降温

  • 体温<38.5℃时,可用温水擦浴(颈部、腋窝等部位)或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拭。
  • 3. 药物干预

  • 体温≥38.5℃或不适明显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避免自行用药。
  • 若怀疑感染,需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并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 4. 病因治疗

  • 肿瘤热需通过化疗、手术等控制原发肿瘤才能缓解。
  • 脑积水或药物热需调整治疗方案(如引流术、更换药物)。
  • 三、注意事项

  • 加强营养支持,补充水分,保持环境通风。
  • 避免过度包裹衣物,监测患儿精神状态,出现嗜睡、呕吐等需紧急就医。
  • 若低热反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至儿科或肿瘤专科进一步检查(如影像学、病理学等)。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