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靶向药物(针对特定基因突变)
1. 肺癌领域
EGFR突变:埃万妥单抗(2025年国内上市的四代靶向药),用于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患者,联合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4.1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69%。其他包括吉非替尼、阿法替尼等。
ALK/ROS1突变: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
KRAS G12C突变:戈来雷塞片客观缓解率56.3%,疾病控制率90.6%。
2. 乳腺癌
HER2阳性:瑞康曲妥珠单抗(2025年新药)为ADC药物,对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38.1%。
HR阳性/HER2阴性:德达博妥单抗(2025年即将上市)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37%。
二、免疫治疗药物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如卡度尼利单抗):用于宫颈癌一线治疗,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至13.3个月(vs 8.2个月)。
双抗药物(如IBI363):针对黑色素瘤耐药患者,客观缓解率23.3%。
2. 联合疗法
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2025年获批用于MSI-H/dMMR结直肠癌。
三、中成药(辅助治疗)
1. 复方黄芪口服液:含黄芪多糖,可增强免疫力,缓解化疗副作用。
2. 西黄丸:对肝癌、乳腺癌等有抑制作用,并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3. 其他配伍:黄芪+当归+三七+甘草组合,具有补气活血、抗肿瘤潜力。
四、2025年突破性新药
ADC药物:如芦康沙妥珠单抗(EGFR耐药肺癌,缓解率60%)。
细胞疗法:CAR-T和TIL疗法在实体瘤中取得进展,如肝癌4年生存率100%的mRNA疫苗LK101。
溶瘤病毒:如NDV-GT,疾病控制率达90%。
注意事项
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靶向药可能引起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中成药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