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培训
一、政策引领与顶层设计之鉴
在国家的宏观战略指引下,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和脱贫攻坚任务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教育部门明确了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和脱贫攻坚为核心导向”,大力推动乡村教师培训全覆盖,确保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需求得到优先满足。深入解读教育政策,我们发现“立德树人”的师德培训理念被置于核心地位,强调每一位教师都应深刻理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
在推进过程中,分层分类的设计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师的成长阶段,培训项目被精心划分为新教师入职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卓越教师领航等多个层次,旨在更精准地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
二、培训重点与内容焕新
当下,师德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并驾齐驱。师德教育不仅纳入必修课程,而且涵盖了教育政策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丰富内容。专业能力培训也聚焦于新课标实施、信息素养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领域,全面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扶贫攻坚与均衡发展也被视为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国培计划”等项目的定向支持,乡村教师全员轮训在2020年前得以圆满完成,确保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三、创新模式与技术赋能
现代技术为教师培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互联网+培训”的融合模式日益受到推崇。借助大数据分析,培训设计得以优化,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得以推广。如山东省通过“教师教育网”实现的24学时网络课程学习,已成为一种趋势。典型案例与品牌打造也被强调,培训成效的跟踪评估被置于重要位置,前后能力对比分析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有力的反馈。
四、区域实践与保障措施
在区域实践中,省级统筹与校本落地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建立省市县校四级管理体系,强化过程监管和经费保障,推动培训的落地生根。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也在全面应用,实现教师信息的动态更新,为培训资源配置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五、成效显现与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的努力,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工具日渐完善,重点考察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标,如课堂教学力和教研行动力等。展望未来,教师培训将更加个性化,响应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并借助技术的力量推动教师队伍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政策的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培训将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