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三十六中
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简称南宁三十六中,是南宁市教育局直属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这所学校的历史、校区、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及社会影响。
一、历史沿革
南宁三十六中起源于1953年创建的柳州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南宁分校。1959年,学校正式建立并更名为南宁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后曾用名为南宁铁路第一中学。历经几十年的沉淀与积累,2004年学校划归地方管理,正式更名为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
二、校区概况
南宁三十六中拥有两所校区,分别是衡阳校区和江南校区。衡阳校区位于西乡塘区衡阳西路3号,占地90.6亩,设有39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2120人。江南校区占地149.01亩,设施现代化,到2025年已形成完整教学体系。学校配备有教学楼、实验楼、科艺楼、室内体育馆等先进设施,实行全寄宿制管理,宿舍配备空调及热水供应。
三、办学特色
南宁三十六中的核心理念是“展道德与科学双翅奋飞”,注重科技教育。学校以“厚德、笃学、砥志、行远”的“铁龙精神”为校训,传承铁路办学的优良传统。该校是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和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在2024年的6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学校发布了校庆标识并开展了校史教育。
四、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南宁三十六中专任教师135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70余人。学校注重新入职教师的系统岗前培训,强化教研能力。在教学方面,学校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多名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指导学生获得全区学科竞赛荣誉。
五、社会影响
南宁三十六中培养了许多杰出校友,如外交官刘碧伟、艺术家曾柏良等。学校以“为每一位师生搭建发展阶梯”为愿景,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该校融合铁路办学历史与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南宁市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领域的标杆学校之一。
南宁三十六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优质学校,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团队和丰硕的教育成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