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到底有什么好处
自行车在中国是一种非常普遍且极其便利的交通工具,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周末郊游,人们经常选择骑行。近年来,科学研究证明,骑自行车与跑步和游泳一样,是一种能够显著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耐力的锻炼方式。
这种健身潮流在国外正逐渐兴起。以美国为例,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透露,有高达两千万美国人热衷于骑自行车健身,这一数字在持续增长。仅仅在1987年至1988年间,参与人数就分别较上一年增加了惊人的30%和36%。在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瑞典等国家,骑自行车已成为一种流行的体育旅游活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爱好者积极参与。
骑自行车的健身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大脑老化和提高神经系统敏捷性。作为一种异侧支配运动,骑自行车能使左右大脑功能得到平衡发展,避免早衰或偏废。
二、锻炼心肺功能,增强下肢肌力和全身耐力。骑自行车的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不仅能锻炼髋、膝、踝等关节和相关的肌肉,还能使颈、背、臂、腹、腰等部位的肌肉和关节得到锻炼。
三、帮助减肥。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大量热量,达到显著的减肥效果。
四、改善性功能。每日骑行4至5公里,可以刺激体内激素的分泌,增强性能力,为夫妻生活增添和谐。
五、有益于延年益寿。邮递员因骑自行车投递信件而寿命较长就是一个例证。
室内自行车锻炼同样可行。可以利用专门的健身器械如固定自行车或功率自行车进行锻炼。家庭可购置自行车放置于阳台等封闭空间进行锻炼,也可利用旧自行车进行改造。室内锻炼能减少因交通拥堵或路面问题而可能导致的损伤。
在骑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正确的骑车姿势至关重要。要调整好鞍座的高度和把手,避免身体部位因不当姿势造成的擦伤或疼痛。踩踏脚板时,脚的位置和力量要均匀分布,避免关节受力不均导致的疼痛。应注意掌握一定的节奏,快慢交替进行。
室内骑固定自行车的运动量主要取决于车速。可以通过每分钟蹬车的次数或者根据车轮的周径来推算运动量。初学者一般从10至20分钟开始,逐渐适应后延长锻炼时间。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脉率,以掌握适当的运动量。如脉率过快,应减慢车速;如脉率较慢,则应增加车速。
骑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方式,更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手段。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骑行带来的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