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老人走出养老院变身上班族

健康快乐 2025-04-25 10:13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再就业的新风采:从养老院走出的老年志愿者们,正在谱写人生新篇章

随着岁月的流逝,养老院的门扉缓缓打开,一批批满头华发的上班族走出,他们在西城区广外街道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这些老年朋友们,有的办老年餐桌,将心比心服务老哥哥姐姐;有的开展心理疏导,跟同龄人推心置腹。他们的故事在这里悄然展开。

在广外街道的一处小区内,为老服务站的负责人孟淑珍大姐引人注目。这位自信干练的老年志愿者,退休后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她告诉我们:“退休后老有所为,是我一直以来的信念。”她褪去了白大褂,换上时尚的装束,却依旧不忘为老年人服务的初心。她的身影,在忙碌的厨房里穿梭,传递着关爱与温暖。

孟大姐的故事,其实是一段关于再就业的传奇。退休后,她曾感到生活的空虚和失落。当她听说社区托老所可以为老年人介绍工作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说:“我不是冲着钱,而是喜欢这个行当,能老有所为。”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志愿者生涯。从最初的简单工作,到现在的负责运营服务站,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快乐。

这家从广外街道成长起来的区域性为老服务企业,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积分制度。志愿者们提供服务不挣工资,而是挣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换取生活用品,也可以换取企业的等值服务。这种创新的积分制度,让志愿者们能够及时兑现自己的付出,也让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除了孟淑珍大姐,还有三十多位像她一样的老年人重新上岗。他们中有的是持证的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提供心理疏导;有的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负责运营服务站;还有的是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各类服务。他们的身影,成为了这个社区最美丽的风景线。

这些老年志愿者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段关于再就业的经历,更是一段段关于人生价值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年龄并不是阻碍,只要有梦想和热情,就能创造出无限可能。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广外街道的这项举措,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就业问题,还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这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不仅让老年人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这些从养老院走出的老年志愿者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谱写人生的新篇章。李宗云在退休后,他的生活方式焕发新的光彩。这位慈祥的长者并未在家中安享悠闲时光,而是转身投入到了充满活力的社区服务中,成为了一名技艺精湛的泥灸师。他发现在外面的会所,做一次泥灸收费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元。而他,李大姐,为社区的老人们服务,每次只需短短的半个小时,却只收取象征性的十元费用。这样的善举和付出,无疑给社区的老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关怀。

广外街道的社区建设者们则采取了积分制度,这一创新举措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这种社区互助模式让生活在老人之中的志愿者们能够深入社区,贴近百姓生活,真正了解老人的需求。对社区而言,企业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减轻了社区自身的负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奉献,激发了更多居民参与到互助养老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社区的自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此,西城区社会办的负责人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当前养老经济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但许多地方面临着企业无利润、不愿承接的困境,使得的养老压力日益增大。在广外街道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养老的压力得到了缓解,企业的成本得到了节约,受助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更令人欣喜的是,那些提供服务的老人们也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与满足。这不仅仅是一项服务老年人的项目,更是一项多赢的社会工程。

黄建国感慨地说:“今天的养老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和社会合力推进。”同时他也赞扬道,如今的老人们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服务,他们开始主动融入,成为养老工程的参与者,甚至是推动力量。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应当受到我们的高度赞扬。这一变化标志着社区养老服务的进步和发展,也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养老事业的美好前景。(通讯员 宋云辉)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