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废旧家电回收拆解 环境污染严重

健康快乐 2025-04-24 13:51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废旧手机、家电和电脑等电子废弃物成为了新兴的废品回收品。这些废弃物背后存在着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从收购到简易拆解,再到零件转运和精细拆解。由于加工方式原始、缺乏有效监管以及数量巨大,这一产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我省,每年产生的废旧电器数量高达1200万台。面对电子垃圾处理的监管缺失,各种小作坊开始四处扩散,给环境留下巨大的污染隐患。街头巷尾,手持“高价回收废旧手机、硒鼓、墨盒、MP3”的小商贩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回收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呼声也时常打破居民小区的寂静。

电子产品的淘汰高峰期正在到来,全省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电子设备数量约为1.8亿台。这些电子垃圾的处理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我省电子垃圾的流向基本处于监管真空状态。大量经过简单物理拆解和分类后的电子垃圾进入了“地下处理工厂”,给环境带来巨大污染隐患。

在广州白云区钟落潭的一个村,记者目睹了野蛮拆解电子垃圾的场景。为了躲避执法队的检查,这些作坊大多非常隐蔽,往往隐藏在背街处或村外抛荒的田地里。在这里,电子垃圾经过野蛮拆解、酸浸、火烧等原始工艺处理,产生的废液直接流入下水道或地面,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永章指出,一台电脑包含700多种化学材料,其中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电子垃圾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突出,对空气、地下水和土壤均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不加以解决,这种野蛮处理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并分布各处。

据了解,清远的石角以及南海的里水等地,电子垃圾拆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家庭作坊为主要方式,几乎人人参与。电子电器的回收以个人分散回收为主,以原始的焚烧、酸洗等手段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和威胁越来越大。

目前,虽然我省从事废旧物资拆解、加工、利用的企业有2000多家,但经常处于“吃不饱”的状况。全省有各类大小废旧物资回收站点3万多个,以及大街小巷的小贩们,为数百万的个体拆解户提供了充足的货源。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大量电子废弃物流入乡村落后小作坊,成为环境的一大污染隐患。

面对这种情况,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电子垃圾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保护我们的环境安全。广东,作为电子产品生产大省,却在电子垃圾的回收与利用方面表现落后。这一状况相较于上海与四川,显得尤为突出。

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技术部部长王刚表示,目前省内废纸的回收再利用率近乎百分之百,废塑料的回收使用率也达到了九成左右。在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领域,广东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几乎寥寥无几。

与此上海的环保事业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自前年6月5日起,“e环365”环保公益平台便开始运作。只需拨打热线电话或发送短信,便有专人上门回收废旧电子电器,随后进行统一规范处理。上海市通过税收、贷款、补贴等多元化政策手段,让正规回收企业能够为市民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回收价格。

四川则于2006年由长虹工程技术中心自主开发建设的废旧CRT电视回收生产示范线开始运营。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设备开发与产业化投资,四川成功建成了西部最大的废旧家电回收基地。

尽管广东建立了若干再生资源工业园区,但在电子垃圾回收领域却缺乏政策倾斜和引导。正规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而违法的小作坊却有空可钻。

在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这一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园区占地3000亩,但从事处理电子垃圾的企业并不多见。目前年处理回收的五金废物仅有30万至40万吨,仅占清远总处理量的五分之一。在清远的其它地区,落后且原始的电子垃圾处理作坊却随处可见。

“回收旧手机、电视、洗衣机,回收旧电脑”的呼声在中国各地回荡,但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些背后拆解作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真是应了那句话:物极必反,东西多了也会成灾。对于广东在电子垃圾处理方面的困境,期待相关部门能加大力度,引导和支持正规企业的发展,同时严厉打击违法小作坊,以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