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

健康快乐 2025-04-22 20:10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庞大,与糖尿病患者数量几乎相当。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达到了惊人的10.8%,相当于近一亿人口。相较于此,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却仅为36.5%,显示出人们对肾脏健康问题的普遍忽视。但实际上,许多肾脏病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直到病情严重时才被发现。这确实让人担忧。

那么,什么是慢性肾脏病呢?简单来说,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功能持续受损超过三个月的疾病状态。这种损害可能表现为血检异常、尿检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病理学检查异常等。当患者的水钠排泄出现问题时,会引发水肿症状。这种水肿最容易出现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和面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低蛋白水肿,主要出现在小腿部位。患者还可能出现尿中泡沫增多、肉眼血尿或酱油色尿、高血压等问题。这些均是肾脏出现问题的信号。而血肌酐升高、尿量变化等更是肾脏功能下降的直接表现。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慢性病损害可能导致肾脏滤过膜受损,使得蛋白尿和血尿的出现。除此之外,贫血也可能意味着肾脏功能的衰退。这些病症背后,是肾脏长时间且隐蔽的损伤。许多患者在病情恶化之前可能毫无察觉,这也是为何肾病早期发现率如此之低的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健康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脏问题呢?观察自己是否有水肿现象,尤其是眼睑和面部的水肿;注意尿液中是否有泡沫或血尿;留意自己的血压状况,尤其是年轻人;定期检查血肌酐水平;注意自己的尿量变化;留意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观察自己是否有面色苍白和全身乏力的贫血症状。这些都是判断肾脏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检查。尽管肾病早期可能难以察觉,但只要保持警惕,及早发现和治疗并非难事。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肾脏健康。面对较为严重的肾脏疾病,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每分钟小于60毫升时,肾性贫血的症状便会出现。患者的面色会显得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也失去应有的光泽。值得注意的是,贫血的严重程度往往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紧密相连。

生理因素使得中青年女性更容易遭受贫血的困扰,而男性贫血则相对较少。一旦男性出现贫血症状,必须高度警惕肾功能状况。

肾脏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来促进红细胞的产生。在慢性肾脏病的情况下,肾脏分泌的促红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从而引发肾性贫血。

肾脏萎缩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病症,通常只在体检时被发现。正常的肾脏长度约为10厘米,肾皮质厚度1.5厘米。如果肾脏长度小于9厘米或肾皮质厚度小于1.2厘米,那么考虑可能出现肾萎缩。长期不愈的慢性肾脏病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类似于肝硬化的肝脏萎缩,肾萎缩必然伴随着肾功能的下降。

肾功能受损还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骨质疏松和反复骨折。这是因为皮肤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的维生素D需要经肾脏活化才能发挥作用。肾功能受损后,活性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吸收障碍,同时磷排泄也出现问题,引发了一系列钙磷代谢的障碍。

在我国,最常见的三大肾脏疾病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性肾脏病。以下几类人群特别容易出现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患者、反复感染的慢性感染者、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以及反复出现紫癜的人。

为了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国际上的筛查“三步曲”包括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对于特定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或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及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等,应定期进行肾脏常规检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肾脏健康。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