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度修订献血法 包含6大亮点变化

健康快乐 2025-04-22 18:08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日前,我国首次修改献血法,六大亮点引发广泛关注。我们共同关注新的献血法草案,看看它是否更有利于人体健康。据了解,我国将首次修订献血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经启动了修法调研工作,并形成了专家建议稿。专家建议稿的主要起草人、北京大学卫生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透露,此次修改包括将献血年龄延长至60周岁、每次采血量提高到毫升以及缩短两次采血间隔至4个月等重大变化。

孙东东教授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实施以来,虽然已有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大量人口涌向大城市,大城市用血量猛增,而现有的献血人群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农民工和军人等群体,导致血源单一,大城市的血库频频告急。修法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据孙东东教授介绍,目前我国的人口献血率仅为8.7‰,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的基本标准。此次修法的主要亮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次采血量提升至毫升。现行献血法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毫升。国际惯例是每次采血量应为毫升。孙东东教授表示,这个采血量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血容量通常一两天就能恢复。而且研究表明,一次采血量在毫升时,反而能激活人的造血能力。

两次采血间隔缩短至4个月。现行献血法规定,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6个月。孙东东教授表示,专家建议与国际接轨,将两次采血间隔缩短至4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对于特殊血型如RH阴性血的人,间隔可以缩短至3个月。这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还将采浆站的管理划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现行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采集的血液只能用于临床输血使用,而采浆站是商业运作的。孙东东教授表示,很多采浆站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专家们建议按照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将采浆站划归血液制品生产机构管理并纳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监管范围。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献血年龄的延长。现行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但专家建议稿将法定献血年龄延长至男女都为60周岁。孙东东教授表示这一变化符合现代人的健康情况并且能够满足更多有志于回报社会的成功人士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还有一个激励措施的变化也值得关注即无偿献血一年内医保报销增加20%。这一措施旨在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得到一定的回报。这些变化无疑将使我国的献血事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并造福更多需要血液救助的人们。孙东东教授指出,当前激励机制的吸引力相对有限,许多人认为自身及亲属在一年内需要输血的几率较低,因此献血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稿提出在保留现行“献血法”的激励机制基础上增加新的激励内容。

具体来说,公民自无偿献血之日起一年内,在就医时可享受提高20%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这一激励措施非常实惠,能够直接激发每位献血者的积极性。专家稿还建议医疗机构应当宣传并动员符合自体输血适应症的患者,在术前自身储血、术中术后自体输血。对于择期手术患者,临床用血方式应以自体输血为主。

孙东东教授进一步解释,每次输血都相当于一次小型器官移植,使用他人的血液会产生排异反应。目前,虽然北京等八个省市已将自体输血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在多数省市,自体输血并不享受报销待遇。由于自体输血需要进行过滤、净化等技术处理,一次费用高达一千元左右,许多患者因此不愿选择。

很多医生由于各种原因,并未积极履行动员患者自体输血的义务。频道祛斑宝网小编认为,献血是一种美丽的行为,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献血法”必须科学严谨,以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安全为核心。新的“献血法”旨在改善和提高献血、输血过程的健康技术处理,维护献血者的权益,需要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

献血后需要注意进补,恢复身体健康。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增加身体营养物质的摄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时激发更多人的献血热情,推动社会的公益事业发展。

上一篇:女子兼职产品试用员3天被骗14万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