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用户同意禁发商业短信

健康快乐 2025-04-19 23:21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地方性规范的要求,对于未经用户同意发送商业性短信的行为,监管规则可以生动且详尽地阐述如下:

一、坚实的法律基石与明确要求

在全国性的法律规定中,工信部《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像一道坚实的屏障,保护着消费者的安宁。它明确宣告:任何组织或个人,若想向用户的手机发送商业短信,必须首先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用户如果没有明确表示同意,那就相当于拒绝了这一请求。而且,一旦用户反悔,之前的同意即刻失效,发送方必须立即停止短信的发送。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发送商业短信时还必须注明内容提供者名称,并设立简单、免费的拒收途径。

而在地方层面,以北京市2025年发布的《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信息公示与披露合规指引》为例,它进一步细化了这些规定。其中特别强调,不得通过更换名义来反复发送用户已拒绝的商业信息。利用虚拟形象进行直播营销时,也必须显著标识出其技术特征,确保用户明白真相。

二、违规行为的明确界限与严肃处罚

如果有组织或个人敢于触碰这些规定,将会面临严重的后果。擅自向未授权用户发送营销短信、未提供有效的拒收渠道或设置退订障碍、伪造发送端号码或冒用他人身份等行为,均被视为典型违规情形。对于这些行为,《广告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广告主可能面临5000-3万元的罚款。电信管理机构还可以对服务提供者处以1-3万元罚款,并公示其违规记录。

三、守护用户权益的双重保障

为了保障用户的权益,不仅用户自身可以采取主动行动,各种平台与机构也在积极行动。消费者可以通过12321举报中心(电话/网站)投诉违规短信,并留存短信内容、发送方号码等证据来支持维权。网络交易平台需建立投诉处理机制,通过自查过滤违规营销行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则须通过技术手段拦截非法商业信息,共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信息环境。

通过事前授权、事中拦截和事后追责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我们旨在遏制商业短信的滥发现象,还原一个清净的通信环境。这不仅是对用户权益的保障,更是对整个通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守护。

上一篇:内存条涨价(dd4内存暴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