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揭秘地沟油回收:看颜色能推出酒店用啥油
介绍地沟油背后的故事:一名记者的真实体验之旅
每天清晨,随着朝阳的升起,城市的各个角落开始热闹起来。在这喧嚣的城市中,有一群人开始了他们特殊的工作收集地沟油。近日,作为一名记者,我化身为一名普通的地沟油收油工,深入体验了这项工作背后的辛酸与秘密。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照亮大地,青岛环科废油脂利用有限公司的徐师傅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他驾驶着一辆载有小型油罐的收油车,踏上了收集地沟油的征途。每一天,他会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走进十多家酒店的后厨、下水道和隔油池,用专门的捞油勺,一勺勺舀出那些臭烘烘的地沟油。这些油经过处理后,将再次回到人们的餐桌上。
今天,我有幸跟随徐师傅一同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在一天的体验中,我亲眼目睹了地沟油的收集过程,也了解到了背后的种种故事。
地沟油的颜色、质量都是一门学问。从淡黄色到深褐色,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质量。徐师傅告诉我,通过观察地沟油的颜色,可以大致推测出酒店使用的油的质量。这是地沟油收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收了两吨地沟油。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酒店的隔油池管理不善,导致有人偷偷偷油。更有甚者,一些酒店将地沟油私下卖给没有资质的收油者,从中牟利。面对这种情况,正规收油公司往往束手无策。
除了数量的问题,地沟油的质量也是一大难题。一些酒店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油或者重复使用地沟油,这不仅影响了食品的质量,还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加强对地沟油的监管和管理至关重要。
今天的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地沟油收集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个领域,了解地沟油的真相,共同为食品安全做出贡献。在餐饮行业中,油脂的管理与使用尤为关键。徐师傅,一位资深从业者,透露了关于酒店用油的一些内幕。他提到,有些酒店使用的油中混合了动物油,甚至有些酒店的油主要用于炸高脂肪的肉类,如鸡肉和鸭肉。
以市南区云霄路小渔村酒店为例,他们的油呈现出褐色,看似优质,经过简单过滤后,几乎与家用的花生油无异。徐师傅称赞这家酒店的油质很好,应该是使用的优质植物油。甚至为了获取这家酒店的地沟油,公司的一位同事曾与非法收油人员发生争执,可见其油的品质之重要。
在崂山丽达广场的一家酒店,情况却有所不同。徐师傅无奈地指出,那里的地沟油中掺杂了大量米饭,清理起来相当麻烦,也容易导致隔油池和下水道堵塞。这让人不得不思考,酒店的油脂管理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标准。
徐师傅还透露,与他们签约的酒店大多为大酒店,其用油并不单一。根据菜品的需求,有的用油要求高,有的则相对较低。这表明酒店在选择用油时,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在闽江路粥全粥到酒店,记者与徐师傅一同见证了地沟油的清理过程。酒店的隔油池位置较高,清理起来颇为困难。而在一旁,有新隔油池正在建造。徐师傅解释说,因为旧隔油池位于居民区,味道较大,所以酒店决定重新建造一个新的。
隔油池的建造原理简单而实用,就是利用油比水轻的原理。隔离池分为两个池子,水流经下面,而油则浮在上面。当上面的油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定期清理。
在与徐师傅一起捞地沟油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意外”。比如在南京路中联广场,由于不小心洒漏了一些油,保安人员要求徐师傅及其搭档陈师傅立即清理。尽管他们耐心清理,但仍有市民对此表示鄙视和不理解。
在岛城的各大酒店,几乎都有一个用于隔离并储存废旧油脂的池子。这些池子用于收集我们常说的“地沟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打开池盖,将里面的油脂清理并运走。而负责清理这些池子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捞地沟油的”。这一行业虽然重要但往往受到误解和不公平待遇。他们经常面临别人的鄙视和不理解,但只能默默忍受并继续他们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