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可补阳气 推荐杜仲花生煲鸡脚汤
阳气不足,万病之根本
人体的五脏六腑,依赖阳气的推动以维持正常功能。一旦阳气不足,人就容易生病,甚至导致癌症、肥胖、内分泌紊乱、肾病等疾病。而当阳气完全耗尽,人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人到中年,尤其是四十岁后,阳气开始不足,如果不及时补充,五十岁时就会备受煎熬。中老年人更需注重补充阳气。
现代人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如吹空调、喝冷饮、吃寒凉食物、偏好油腻食品、熬夜、压力大以及缺乏运动等,导致身体出现寒、湿、毒、堵等问题,阳气严重不足。
观察身边,你会发现许多人存在阳气不足的问题,包括我们的父母、孩子、亲戚和朋友。据统计,高达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阳气不足的情况。
随着雨水的季节到来,气温降低,寒湿的天气对人体内脏和关节产生不良影响。中医强调“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此时需特别注意养生。
本期推荐的杜仲花生煲鸡脚汤,以杜仲为主,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人体内脏和关节。汤中的巴戟天、花生、鸡脚等食材,能健脾补气、强筋健骨。虽然汤中带有中药气味,但仍甘香可口,能养阳提神,强筋健骨,适合中老年人雨水节气的养生保健以及久坐不动的人群。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许多升养阳气的方法。
一、拥抱太阳。古人把阳气比作天地与太阳的关系,太阳是天地间最大的阳气来源。充分利用阳光是驱寒的窍门。
二、早睡早起。早晨是阳气升发的时候,万物随着太阳升起开始苏醒。早睡早起可养肾补阳。
三、优质睡眠。道医讲究睡子午觉,子时和午时是培补正气、阳气的最佳时间。
四、夏季驱寒。夏天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属于“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体寒的人在夏天也会感到难受,因为心火开始推动寒气向外走。夏天晒太阳是排毒养阳的最佳方法。每天适当晒晒太阳,借心火之力驱寒。但也需注意量力而行,避免心急晒伤皮肤。皮肤出现问题也是身体排毒的一种表现,说明经络不通,毒素不能随正常渠道排出。
保护自身阳气充足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结合适当的食疗和锻炼,能有效提升身体的阳气,预防疾病的发生。聪明的朋友们或许已经意识到,在炎炎夏日,我们可以借助心火的力量驱散体内的寒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通过培补心火来加速排寒呢?有句老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冬吃萝卜夏吃姜”。在清晨时分,我们不妨尝试切两三片生姜,加入三五个红枣,然后捏碎水煮。若你体质偏寒,还可以适量加入红糖调味(如果你体质偏热则不宜)。
清晨是阳气升发的黄金时段,而喝上一杯姜枣茶,无疑是为身体注入活力、提升阳气的绝佳方式。当你沉浸于繁忙的生活,或是遭遇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佳的困扰时,你的身体可能会向你发出警告信号: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散漫、头痛、眩晕、肌肉酸痛,甚至深深的疲劳感。
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充足的睡眠,或者睡眠质量不佳,身体就会陷入过度劳倦的状态。这时,身体就会产生耗气伤血的病理变化,进一步损伤五脏。心脏过度劳累则血液受损,肝脏过度劳累则精神受损,过度劳累则食欲受损,肺部过度劳累则气息受损,肾脏过度劳累则精气受损。这种长期累积的损害可能为许多疾病埋下隐患。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前你不睡觉,许多老中医可能会摇头叹息并告诉你“无法治疗了”。这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帮你治疗,而是长期的晚睡导致的身体气血双亏,已经超出了治疗的范围。即便你天天补充营养,天天锻炼身体,也无法挽回晚睡或者睡眠不足带来的伤害。
我们要明白,晚睡绝对不可取。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往往有晚睡的习惯,这不仅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还会影响眼睛的健康,让你难以感受到快乐(肺气也受到影响,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发)。让我们调整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