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748亿元同比增长
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央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韧性。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他们带来的高技术研究成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科技盛宴。从家长带孩子观看中车长春设计的地铁列车,我们可以看到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
一些央企如中铁十一局集团汉江重工有限公司,瞄准发展机遇进军千吨级高铁箱梁施工装备市场,展现出了他们在市场中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央企抢抓市场需求逐步回暖的机遇,努力拓市增收创效的结果。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第三季度中央企业收入、效益同步实现正增长,9月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它标志着央企基本扭转了上半年的不利局面,加速回到经营发展的正常轨道。全年将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
在营收方面,央企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好,一个月比一个月好。第三季度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9月营业收入创今年最好水平。在利润方面,央企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连续3个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运行质量也在持续改善,收入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央企的稳健经营和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除了自身经营发展,央企还承担着抗疫保供的重要使命。它们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一方面,生产经营稳定有序,重点产品产销趋于平稳;另一方面,主动降费让利帮扶小微,减少社会运行成本约1600亿元。央企还积极搭建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近20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央企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面向未来,央企加快投资布局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年内新高,第二、第三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持续加快。这些投资活动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中央企业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韧性。它们通过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抗疫保供以及加快投资布局等措施,实现了经营企稳向好的态势。相信在未来发展中,央企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投资的热潮持续涌动,其流向的领域关乎国民经济的命脉,诸如石油石化、发电、机械制造、通信、冶金等核心行业。这些领域的投资增速惊人,已超过15%,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在宏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下,投资力度在多个重要区域也显著增强。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的发展蓝图正在逐步变为实景。而在支持湖北发展的热潮中,投资的力量也在持续加大,推动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投资结构的优化也在显著加速。新产业和新动能的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同比增长已达到37%,占比超过20%,创造了历史的新高。新能源汽车、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协同平台如同新星崛起,正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两新一重”领域的投资也在持续加大。“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中央企业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2500亿元,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5G技术、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等,为产业升级和调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国资委的决策层已经明确表示,将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稳妥有序地落实全年的投资计划。对于在建的项目,将强化管理,争取早日建成并产生效益。对于已经建成的项目,将加快投产达产的速度。国资委和各央企的目标明确,那就是努力增收创效,力争今年绝大多数央企效益实现持续较快的增长,整体效益实现正增长。这样的投资策略和决心,无疑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