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烷危机 蔓延洗发水行业
霸王遭遇二恶烷风波引发业内关注
霸王公司遭遇了一场关于二恶烷风波的质疑,随后回应称“大部分洗发水都有二恶烷”。这一表态在化妆品行业引发轩然大波,众多消费者及业界人士对化妆品的安全性再次产生疑虑。对于霸王的说法,日化巨头宝洁、联合利华、强生等暂未作出回应。一些知名品牌在被问及此事时,仅以“我们是安全的”作为回应。
随着风波的持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反思化学洗涤剂的使用。化学洗涤剂实际上是石油副产品,其多彩多姿的包装背后隐藏着人们对其的依赖。消费者呼吁减少化学品的使用,转向天然物质,如淘米水、茶籽粉、云南皂角等,既环保又健康。一位消费者详细介绍了用蛋清洗发的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恶烷是一种危险的化学物质,可通过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进入体内。其有和刺激作用,接触大量蒸气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长期接触还可能对肝、皮肤造成损害,甚至引发尿毒症。
值得注意的是,二恶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空气、水以及农产品如西红柿、辣椒等。化妆品和洗浴用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环境影响,且二恶烷还是部分化妆品的生产原料之一。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能尽可能降低其含量,而无法完全杜绝其存在。对于大多数化妆品和洗浴用品来说,“微量”的说法并不准确,更恰当的称呼应为“痕量”。
关于二恶烷在化妆品中的存在,各国尚无限量规定。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日常用品中二恶烷含量的看法也存在差异。无论规定如何,对于消费者而言,健康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
霸王洗发水因被曝含有二恶烷而陷入风波。媒体报道称,霸王旗下的多款中草药洗发产品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这一消息导致霸王国际股价大跌,品牌形象受损。对此,霸王公司首席执行官万玉华回应称,二恶烷物质是在原料中出现,但大部分洗发水都含有此物质,且含量少对人体无害。该媒体的报道并未指出霸王洗发水具体含有多少分量的二恶烷。对此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尽管事件引发广泛争议,但也再次提醒我们关注日化产品的安全问题,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理念的重要性。微量二恶烷引发的全球关注:对儿童安全的影响及行业回应
一场关于婴幼儿卫浴产品中微量二恶烷是否会对儿童造成伤害的争议,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这一话题不仅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引起热议,也波及到了中国,引起了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2009年3月,美国一家非官方机构发布了一份检测报告,涉及美国市场上常见的48种婴幼儿卫浴产品。报告指出,这些产品中可能含有微量二恶烷。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美国FDA对此表示,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二恶烷水平对消费者不构成危害。而全球各地的主要行业组织也纷纷发表声明或署名文章,对此表示异议或反对。其中,美国个人护理产品协会指出,报告中提到的两种化学物质含量极低,远低于相关法规的安全阈值,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加拿大化妆品协会则强调,二恶烷是在生产某些温和个人护理产品(如洗发水和沐浴露)的过程中产生的极微量残留副产物,并非故意添加。对于以微量非添加成分存在的二恶烷,加拿大卫生部建议采用美国药典的安全阈值作为指导。而东盟化妆品协会则认为,这份报告缺乏科学依据,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恐慌。
在我国,产品监管机构对此事也十分重视。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药监总局组织有关部门和检测机构进行调查和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国内婴幼儿卫浴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由毒理学、皮肤病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由于技术原因,二恶烷有可能随原料带入化妆品中。但根据检测结果和风险评估方法,正常使用这类产品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健康危害。
这场争议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儿童安全的关注,也让行业组织、部门和科研机构纷纷站出来发声,解释和澄清事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科学、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的重要性。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依据和权威声音来引导公众,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也期待行业能够自我规范,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让公众购买和使用到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