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霾手册解“呼吸之痛” 专家列霾天防护10要点

健康快乐 2025-04-17 16:56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雾霾下的呼吸之痛:如何科学应对雾霾天气

随着连日来的大范围雾霾,中国人深切体会到了“呼吸之痛”。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揭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7个位于中国。尽管暂时驱散雾霾的是一场风和雨,但当雾霾再度袭来时,你是否已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家人呢?《生命时报》为此发起网络调查,向权威专家求证,为读者打造一份“必备手册”。

一、如何分辨雾与霾?

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主要对交通产生影响;而霾则是由PM2.5等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二者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区分:

1. 能见度范围: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则小于10公里。

2. 湿度: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则小于80%。

3. 边界特征:雾的边界清晰,霾与晴空区之间则无明显边界。

4. 颜色:雾呈乳白色或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或橙灰色。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们必须做好与雾霾天长期斗争的准备。

二、雾霾最伤哪些器官?

雾霾对健康的直接危害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方面。数百种大气颗粒物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其中PM2.5因其微小尺寸能吸附多种有害物质,深入人体肺泡并带来伤害。雾霾还会增加空气中病菌活性,引发感染。对于患有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雾霾天气容易导致病情急性发作。心脏病患者在雾霾天也会病情加重。

三. 霾天出行如何做好防护措施?

在霾天出行,防护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佩戴口罩,特别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孩子,以及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的人。

2. 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因雾霾天气会加重角膜缺氧。

3. 携带湿巾,清洁皮肤,减少过敏症状。

4. 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5. 尽量用鼻子呼吸,鼻毛可以阻挡部分颗粒物。

6. 外出回家后,要洗脸、漱口、清洁鼻腔。

四、口罩真能防PM2.5吗?

市面上的口罩在阻隔微小颗粒物方面作用有限。尤其是纱布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PM2.5的阻隔作用非常有限。在选择口罩时,需要谨慎考虑其过滤效率。

面对雾霾,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通过了解雾霾的特点、危害及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与家人,共同抵御雾霾的侵袭。【深入医用口罩】世界并非简单的清晰与浑浊,而我们的防护用品医用口罩更是如此。谈到医用口罩,其并不单一,而是分为医用一次性口罩与防护效果更佳的N95口罩。N95口罩因其强大的防霾效果备受瞩目,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将每一颗微小的颗粒完全阻挡在外。城市的空气中混杂着众多的污染源,而人们在佩戴时难以确保口罩与脸部完全贴合,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其防护效果。

那么,我们何时需要依赖口罩的保护呢?《专家解读》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张金良指出,PM2.5在空气中是常态存在,少量的PM2.5并不会构成威胁。但当空气质量出现预警,比如霾黄色或橙色预警时,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在这种情况下,N95口罩成为了我们的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口罩的过滤效率与我们的呼吸舒适度是成正比的。彭应登强调,高效的口罩虽然能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但同时也会让我们的呼吸变得更加用力。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出现缺氧、胸闷等状况。尤其对于老年人以及有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更应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适时调整佩戴时间。

张金良也给出了温馨的提醒:口罩虽然能阻隔外部空气,但也会阻止我们呼出的气体排出。这种阻隔可能导致呼出的气体反复进入呼吸道,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建议佩戴时间不宜过长,每半小时就应该暂停一下,让呼吸更加自由。为了保证口罩的防护效果,我们需要确保口罩与皮肤紧密贴合,并且定期更换,两天一次是最佳选择。

口罩的选择与佩戴时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它既是我们抵御空气污染的一道防线,也是我们关注自身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让我们明智地选择、正确地佩戴,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内地版林志玲的真实魅力与挑战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