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精性肝病呈大规模发病初期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大量饮酒人群的不断增长,酒精性肝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按照过度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的演变周期约为30年计算,我国现已处于酒精性肝病大规模发病的初期。面对这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对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诊治标准等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日前,国内首个专注于酒精性肝病研究的机构解放军302医院酒精性肝病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所的成立将推动一系列重要的研究任务,包括制定中国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诊断标准,深入了解中国人群的酒精代谢特点,并乙醛脱氢酶活性减低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情况。该研究所还将深入研究免疫细胞在酒精性肝病免疫致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高脂饮食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影响,并重症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治疗策略。
美国国立卫生院酒精滥用与成瘾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肝硬化死亡的患者中,约有半数的情况与酒精有关。在我国,随着乙肝疫苗广泛使用、输血管理逐渐加强,乙肝、丙肝的感染率逐年下降。与此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解放军302医院对2002年至2013年住院患者的统计数据显示,酒精性肝病患者占肝病患者百分比从1.75%上升到了4.75%,每年住院患者人数更是高达2000人次以上。
该院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中心主任李保森指出,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人数和占肝病的比例仍将继续上升。由于东西方人群间酒精代谢特点和酒精性肝病发病类型存在差异,针对中国人群的酒精性肝病专项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解放军302医院酒精性肝病研究所成立的意义所在,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为我国的酒精性肝病防治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方案。
面对这一健康挑战,我们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也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重视。适量饮酒、健康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践,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