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引起的

健康快乐 2025-03-19 10:09健康新闻www.zhongliuw.cn

一、EB病毒的起源与特性

EB病毒,这一在医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病毒,最初是在对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细胞培养研究中被Epstein和Barr等科学家发现的。它属于疱疹病毒群,虽然在电镜下观察到的形态结构与该病毒群的其他成员相似,但其抗原性质却有所不同。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已确定EB病毒是引发某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二、EB病毒的发病机制详解

EB病毒主要是通过口腔进入易感者的身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会在咽扁桃体环的B淋巴细胞内复制繁殖,之后通过病毒血症或感染B淋巴细胞传播至身体其他部位。病毒的复制会导致B淋巴细胞的死亡,同时释放出病毒颗粒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在疾病的早期,部分感染B细胞中的病毒复制被抑制,形成带有EB病毒基因组的B细胞。这些细胞能被T杀伤细胞识别,刺激T杀伤细胞增殖,从而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浸润。随着T细胞的出现,EB病毒基因组B细胞被逐渐消灭。由于没有了抗原的刺激,T细胞数量减少,同时体内出现中和抗体,口咽部的病毒复制也减少,疾病因此得到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病人在恢复期后,EB病毒仍可能在口咽部进行少量的复制,间歇排毒,导致某些抗体终身存在。血液中的异常淋巴细胞是受到EB病毒感染的B细胞和T细胞,它们的比例会随着疾病的进程而变化。

EB病毒的感染力及其引发的复杂生理反应,使得它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理解这一病毒的发病机制和有效防治相关疾病,我们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上一篇:预防牙龈炎生活中如何做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