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估工具与方法
1. 常用量表
肿瘤患者厌食/恶液质评价量表(A/CS-12):总分≤30分提示存在食欲下降。
食欲刻度尺(0-10分):≤6分持续3-5天需警惕。
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CASQ):总分越低提示症状负担越重。
2. 综合评估内容
需结合体重变化(6个月内下降>5%)、能量摄入(<900kcal/日)、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及家庭功能等多维度分析。
二、影响因素研究
1. 生理因素
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肿瘤释放的炎性因子(如IL-6、TNF-α)是主要诱因。
消化道肿瘤患者因梗阻或治疗副作用更易出现厌食。
2. 心理与社会因素
负性情绪(焦虑、抑郁)与厌食呈显著负相关。
家庭功能支持不足可能加重症状。
三、研究进展
1. 分子机制
肿瘤分泌的Dilp8/INSL3通过Lgr3/8受体调控下丘脑神经肽表达,导致进食信号紊乱。
2. 临床共识
中国《癌因性厌食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推荐“筛查-诊断-干预”路径,强调早期评估的必要性。
四、推荐论文
1. 临床研究类
钟红月等《肿瘤化疗患者癌性厌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2023年),基于不悦症状理论分析多因素影响。
消化道肿瘤患者CASQ评分研究(2022年),心理因素与厌食的关联。
2. 综述与共识
《肿瘤患者食欲评价和调节的专家共识》(2020年),系统总结评估方法与干预策略。
《肿瘤患者食欲下降的营养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提供标准化评估工具及营养治疗建议。
如需具体论文全文,可通过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索标题,或通过DOI号(如10.3870/j.issn.1001-4152.2023.23.001)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