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标志物检测
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筛查,正常值一般<4ng/mL。若PSA在4-10ng/mL之间需结合游离/总PSA比值判断;>10ng/mL则恶性风险显著升高。
需注意PSA可能受前列腺炎、增生等因素干扰,需结合影像学或穿刺活检确诊。
2. 尿路上皮癌相关标志物
包括核基质蛋白22(NMP22)、膀胱肿瘤抗原(UBC)等,对膀胱癌筛查有一定价值,但特异性有限。
3. 其他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能与睾丸肿瘤相关。
癌胚抗原(CEA)、CA19-9等消化系统标志物在部分泌尿肿瘤中也可能异常。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
初步筛查肾脏、膀胱占位性病变,经济无创但分辨率有限。
2. CT/MRI
增强CT对肾肿瘤诊断准确性高;MRI(尤其多参数核磁)对前列腺癌分期更敏感。
3. PET-CT
用于转移灶评估,非常规检查。
三、内镜与病理检查
1. 膀胱镜/输尿管镜
直接观察膀胱或尿路病变,并可取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2. 前列腺穿刺
在PSA异常或影像学可疑时进行,病理结果可明确良恶性。
四、其他辅助检查
尿液细胞学:检测脱落肿瘤细胞,对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敏感。
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炎症指标(CRP)等,评估全身状况。
注意事项
综合评估:单一指标异常不足以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
高危人群:50岁以上男性、有家族史者应定期筛查PSA。
以上项目需根据具体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避免过度检查或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