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癌肿瘤大小的临床定义
1. 正常前列腺尺寸
正常前列腺重8~20g,横径约4cm,前后径约2cm,垂直径约3cm,形状类似扁栗子。
2. 肿瘤大小与分期的关系
早期(T1-T2期):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体积通常为4-5cm,超声或MRI显示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中晚期(T3-T4期):肿瘤突破包膜或侵犯精囊,体积可达5-8cm,影像学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伴血流信号增多。
二、TNM分期中的肿瘤大小标准
T1期:影像学难以发现,需通过活检确诊(如PSA升高后穿刺发现)。
T2期: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分为T2a(≤单侧一半)、T2b(>单侧一半)、T2c(双侧)。
T3期:突破包膜(T3a)或侵犯精囊(T3b),超声/MRI显示包膜不连续或精囊异常信号。
T4期:侵犯膀胱、直肠等邻近器官,影像学可见肿瘤固定或广泛浸润。
三、影像学检查与肿瘤评估
超声:显示低回声结节、血流信号增多(如病例中1.8cm×1.3cm低回声灶)。
MRI:更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及包膜侵犯,DWI序列可评估弥散受限。
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结合肿瘤大小进一步预测恶性程度(如高分化的Gleason 2-4级肿瘤生长较慢)。
四、治疗与预后的影响因素
肿瘤大小需结合分期、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综合判断:
局限性肿瘤(≤5cm):手术或放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90%。
进展期肿瘤(>5cm):需联合内分泌治疗或化疗,生存率显著降低。
如需具体影像示例或分期图示,可进一步参考临床指南中的标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