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病变,但两者在定义、性质及临床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主要区别点:
1. 概念差异
甲状腺结节:是形态学名词,指甲状腺细胞形成的局部结构异常团块,可能由增生、炎症、囊肿或肿瘤引起。超声检查中约20%-76%的人群可发现结节,多数为良性。
甲状腺肿瘤:特指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或分化形成的新生物,属于病理学概念。肿瘤通常表现为结节形态,但并非所有结节都是肿瘤。
2. 良恶性区分
结节性质:既有良性(如囊肿、增生)也有恶性(如甲状腺癌)。超声分类中,2类(纯囊性)和3类(良性可能>95%)多为良性;4类及以上(如4C恶性风险50%-90%)需警惕恶性。
肿瘤性质:同样分良恶性。良性如甲状腺腺瘤(单发、包膜完整);恶性包括乳头状癌(占80%-90%)、滤泡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预后极差)。
3. 临床特征与检查
影像学表现:
良性结节:超声显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钙化;
恶性肿瘤:常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模糊、微钙化或血流丰富。
病理确诊:穿刺活检是区分结节与肿瘤性质的金标准,尤其对4类以上结节或疑似肿瘤病例。
4. 治疗与随访
良性病变:多数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若结节过大(>4cm)或压迫气管则需手术。
恶性肿瘤:需手术切除,分化型癌(如乳头状癌)预后较好,未分化癌需综合治疗。
甲状腺结节涵盖范围更广,肿瘤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无论发现结节或肿瘤,均需通过超声、穿刺等明确性质,再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