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症状
1. 排便异常
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里急后重感(总想拉但拉不干净)。
大便性状变化:变细、扁条状或带压痕(肿瘤挤压导致),黏液便、脓血便或黑便(高位结肠肿瘤出血)。
便血:鲜红色(低位肿瘤如直肠)、暗红色或果酱样(中高位肿瘤),易被误认为痔疮。
2. 腹部症状
腹痛:隐痛、胀痛或固定部位疼痛(如右半结肠肿瘤可能表现为右上腹疼痛)。
腹部包块:肿瘤增大时可触及,右半结肠更常见。
肠梗阻:左半结肠肿瘤易引发,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停止排便。
二、不同部位肿瘤的特点
1. 右半结肠(升结肠、横结肠右半)
以贫血、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为主(慢性失血导致)。
腹部包块多见,肠梗阻较少(因肠腔宽、内容物稀)。
2. 左半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易引发肠梗阻(肠腔窄、粪便成型),表现为腹痛、排便困难。
便血、大便变细更明显。
三、其他表现
良性肿瘤(如脂肪瘤、息肉):多数无症状,较大时可引发肠套叠、便血。
恶性肿瘤晚期:贫血、低蛋白血症、腹水、恶病质(极度消瘦)。
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仅表现为轻微排便改变或隐痛,易被忽视。
注意事项
若出现持续便血、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排便习惯改变超过2周,建议及时就医筛查(如肠镜)。早期发现可通过切除息肉等干预手段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