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肝癌 >>

肿瘤手术后中医诊断名称

肝癌 2025-09-10 15:02肝癌症状www.zhongliuw.cn

根据中医理论,肿瘤术后的诊断名称主要基于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命名,常见的中医诊断名称包括以下几类:

1. 通用性诊断名称

  • 瘤积/瘤病:适用于各类肿瘤术后,强调气血瘀滞、痰浊凝结的病理特点,尤其是脑部肿瘤术后常采用此名称。
  • 症瘕积聚:泛指肿瘤形成的肿块,术后若仍有气血瘀滞或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可沿用此名。
  • 癌病:部分中医文献将恶性肿瘤术后归为“癌病”,强调正气亏虚与邪毒内蕴的长期影响。
  • 2. 按部位或症状分类

  • 乳岩:乳腺癌术后若残留肿块或气血不畅,可称为乳岩。
  • 肠覃/肠积:结直肠癌术后多属此类,与寒邪入侵或湿热瘀阻相关。
  • 瘿瘤:甲状腺肿瘤术后若颈部结块未消,可诊断为瘿瘤。
  • 3. 术后特殊病机相关名称

  • 气血两虚证:术后常见气血耗伤,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等,中医直接以“气血亏虚”辨证。
  • 正虚邪恋:肿瘤切除后正气未复,残余毒邪滞留,需扶正祛邪。
  • 4. 并发症相关诊断

  • 麻木不仁/痹证:术后局部气血不通导致的麻木或活动受限,中医归为气血瘀滞。
  • 失眠(不寐):因肿瘤恐惧或术后气血不足引发的睡眠障碍,属“心神失养”。
  • 中医诊断名称需结合术后具体症状、肿瘤原发部位及体质综合辨证。例如,结肠癌术后若腹胀痛、有肿块,可能诊断为“肠积气滞血瘀证”;若以虚弱为主,则归为“气血两虚证”。临床需由中医师根据四诊合参确定最终证型。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