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总统 乌俄已达战略转折点
一、谈判与停火的进展
1. 第二轮谈判的僵局
近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俄乌第二轮谈判中,虽然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6月6日的会谈中,俄罗斯拒绝了乌克兰提出的30天无条件停火提议。经过协商,双方仅在战俘交换(针对重伤重病及25岁以下战俘)和遗体移交(遵循6000:6000的模式)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对于核心议题停火问题,依旧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2. 美国的斡旋尝试与挫折
早在5月底,由于俄乌双方对首都进行空袭,特朗普公开批评了普京。此前,特朗普曾信心满满地宣称“停火在即”,然而这一承诺并未实现。回到今年3月,美国和乌克兰曾联合提出30天停火的提议,但遗憾的是,俄罗斯方面并未给予回应。
二、战场态势的变迁
俄军的持续压力
在战场态势方面,俄军持续对乌克兰施加压力。5月底,俄军对基辅、敖德萨等关键城市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俄方还计划设立一个“缓冲区”,这一举措是对乌方无人机袭击俄本土的回应。
乌军的战略调整
另一方面,乌军也在进行战略调整。泽连斯基在今年2月承认,“无法通过军事手段收复所有失地”,这显示出乌克兰开始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甚至在3月,泽连斯基提出愿意以辞职为条件,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或达成和平协议。
三、国际博弈的影响
西方援助的波动
在国际层面,美国的援助对乌克兰至关重要。尽管美国从3月开始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军援和情报共享,但援乌法案仍受到国会党争的拖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乌克兰的作战能力。
俄罗斯面临的战略困境
尽管俄罗斯在乌东地区取得了缓慢的进展,如在阿夫杰耶夫卡合围等战绩,但俄军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报道,俄军伤亡人数已超过62万,同时俄本土也遭到了袭击。这对于俄罗斯的持久战能力构成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俄乌之间的冲突仍处在“边打边谈”的僵局中。泽连斯基所提到的“转折点”可能意味着乌克兰正在从军事对抗转向外交博弈的战略调整,要想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仍需观察后续谈判的进展。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国际社会仍需要密切关注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