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 生态文明 18大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政策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重大决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以下是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显著成就的生动梳理:
一、战略定位与核心理念的深化
我们要明确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它不仅被写入党章和宪法,更是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决策展示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确立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文明发展观,这标志着我国在追求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制度建设与法治保障的完善
在法治保障方面,我国构建了“1+N+4”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其中包括一部综合法、多部专门法和区域法。还制修订了30余部相关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制度改革方面,实施了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河(湖)长制等制度,并推行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机制。这些措施的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重点政策措施的推进
在政策措施方面,我国实施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发展循环经济。在污染防治方面,我国打赢了蓝天保卫战,推进了流域综合治理,强化了土壤修复。在生态修复方面,实施了重大生态工程,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成效的显著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北京等地区已经实现了从“APEC蓝”到常态蓝的转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绿色生产力。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也已经基本建立。这表明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当前,我国正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我们相信,在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化。这不仅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我们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