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耐药后将有新药物
在2014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那些使用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后出现耐药性的患者,现在有了新的希望。正处于试验阶段的三种新药AZD9291、CO1686和HM61713,在应对耐药问题上表现突出。
这些新药特别针对EGFR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这类患者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能够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并提高缓解率。令人瞩目的是,在中国,有超过30%的肺癌患者属于EGFR突变阳性,而欧美国家的这一比例则较低。
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虽然有效,但约有一半的患者在大约10个月后会出现耐药现象,这意味着疾病的进展。耐药后,大多数患者只能选择传统的化疗方式,但效果有限。医生和患者一直期待着更有效的新药问世。
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Pasi A. Jnne博士指出,大约60%的耐药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T790M突变。这一突变成为新一代靶向药物的重要靶点。在ASCO年会上,重点报告的就是针对T790M突变的第三代靶向试验药物AZD9291、CO1686和HM61713。
其中,AZD9291已进入II/III期研究阶段,CO1686处于II期研究阶段,HM61713则仍在I期研究阶段。这些试验药物均为口服药物,相较于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它们的副作用更少,例如腹泻、皮疹等都有所减轻。但自然,也可能会出现其他副作用。
对于那些经过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治疗后产生T790M突变的患者,AZD9291和CO1686的疗效分别为66%和58%。尤其是接受AZD9291治疗的T790M突变阳性患者,总体疾病控制率高达94%。
值得一提的是,AZD9291和CO1686已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资格。获得这一资格的新药,其审批流程将大大缩短。我们热切期待这些创新药物能在中国尽快上市,为那些患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带去福音和希望。
相关推荐:对于那些正在寻找治疗希望的患者,我们推荐您关注这些新兴药物的研究进展,同时也提醒您关注肺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让我们共同为健康努力,期待更多的医疗突破为肺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