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对肝肿瘤的控制方法

肺部肿瘤 2025-11-01 13:56肺癌治疗www.zhongliuw.cn

肝肿瘤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精准的局部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阻断肿瘤血供或直接物理/化学消融来控制肿瘤生长。以下是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一、血管内介入治疗(主流方法)

1.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通过股动脉插入导管至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局部高浓度杀伤)和栓塞剂(如碘油颗粒),同时实现"饿死"和"毒杀"肿瘤的双重效果。这是最常用的介入方式,尤其适用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肝癌。

2. 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

仅灌注化疗药物而不栓塞,适用于血供不丰富的肿瘤或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情况。

二、血管外介入治疗(物理/化学消融)

1. 热消融

  • 射频/微波消融:电极针穿刺肿瘤产生高温(60-100℃),使肿瘤凝固坏死,适合直径[2][7][13[7<3cm的周边型肿瘤]。
  • 纳米刀:利用高压电脉冲破坏细胞膜结构,对邻近血管/胆管损伤小]。
  • 2. 冷消融(氩氦刀)

    通过超低温(-140℃)冻融循环破坏肿瘤细胞,适合靠近重要器官的肿瘤。

    3. 化学消融

    注射无水酒精或乙酸,直接毒杀肿瘤细胞,适用于小肝癌或囊肿。

    三、联合治疗策略

    介入常与靶向药、免疫治疗联用,或作为术后预防复发的辅助手段。对于多发肿瘤,可一次处理多个病灶。

    注意事项

  • 适应症:包括不能手术的早中期肝癌、血管瘤、肝囊肿等良恶性肿瘤。
  • 局限性:晚期肿瘤或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可能存在疼痛、发热等副作用。
  • 生存期: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80%,晚期需结合全身治疗。
  • 介入治疗需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分期等个体化选择,建议由专业团队评估方案。

    上一篇:肿瘤是一种传染病的证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