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症与治疗方式
1. 良性肿瘤
若为肝血管瘤等良性病变,介入治疗(如肝动脉栓塞术)可有效阻断血供使肿瘤萎缩,尤其适用于直径>5cm的病灶。
无症状的小肿瘤可暂观察,无需立即干预。
2. 恶性肿瘤(如肝癌、胆管癌)
早期/局限型:介入治疗(如TACE、射频消融)可作为手术替代方案,通过栓塞肿瘤血管或局部消融控制病情,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
中晚期/无法手术者:介入治疗(如胆道支架置入、经皮肝穿刺引流)主要用于姑息性减黄、缓解症状,但根治效果有限。
肝门胆管癌:介入效果较差,仅能通过ERCP或支架置入缓解胆道梗阻。
二、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栓塞剂,适合血供丰富的肝癌。
射频/微波消融:通过热能直接破坏肿瘤组织,适用于≤5cm的病灶。
胆道介入:如PTCD外引流或支架置入,解决肝门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
三、疗效与局限性
成功率:早期肝癌介入成功率约60%-80%,晚期效果显著下降。
并发症风险:包括肝功能损伤、发热、胆道感染等,需密切监测。
禁忌症:晚期转移、严重肝功能衰竭或凝血障碍患者不推荐。
四、综合建议
肝门部肿瘤是否选择介入治疗需由肝胆外科或肿瘤科医生评估,结合增强CT/MRI、肝功能等检查明确分期,并权衡创伤与获益。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手术、靶向或免疫治疗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