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微创手术是目前治疗纵隔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以下是纵隔肿瘤微创手术的详细过程及相关信息:
1. 手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全身,前需评估肿瘤是否压迫气道,若有压迫需保留自主呼吸以减少风险。
体位:根据肿瘤位置选择体位,如前纵隔肿瘤常取左侧卧位,消毒后铺无菌单。
2. 手术切口与入路
切口选择:通常采用1-3个长约1-3厘米的小切口,具体数量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决定。
入路方式:
经胸入路:包括经左胸或右胸的单孔/多孔胸腔镜手术,适用于偏向一侧的肿瘤。
剑突下入路:通过剑突下切口(单孔或三孔)切除正中或前纵隔肿瘤,避免胸骨劈开。
机器人辅助:对于位置特殊(如胸顶)或复杂的肿瘤,机器人手术因其灵活机械臂可到达腔镜难以操作的区域。
3. 肿瘤切除步骤
胸腔镜引导:通过切口插入胸腔镜和特制加长器械,在影像引导下游离肿瘤。
切除范围: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受累组织(如胸腺瘤需连同前纵隔脂肪切除),同时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
止血与引流:充分止血后放置引流管,检查无出血后缝合切口。
4. 术后护理要点
伤口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乳腺遮挡导致汗液浸泡(女性患者需注意)。
呼吸锻炼:术后需进行深呼吸和咳嗽练习,预防肺部感染。
饮食与活动:初期以流食为主,逐步恢复高蛋白饮食;适当活动避免卧床过久。
5. 微创手术的优势与适应症
优势: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切口小(仅3-5cm)、疼痛轻、恢复快,且疗效相当。
适应症:多数小于5cm的纵隔肿瘤可微创治疗,但需结合肿瘤位置、性质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综合评估。若肿瘤侵犯大血管或神经,仍需开胸手术。
6. 特殊情况处理
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术前需筛查肌无力,术后可能需药物(如吡啶斯的明)预防危象。
- 后纵隔肿瘤:若肿瘤侵犯椎管,需与神经外科协作手术,注意脑脊液漏和神经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