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类型、分级和分期。以下是关于最准确肿瘤病理结果的关键信息:
一、病理诊断的核心方法
1. 组织病理学检查
活检标本:包括针吸活检、钳取活检、切除活检和切取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
手术切除标本:提供肿瘤的完整信息,包括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等。
冰冻切片:用于术中快速诊断,确诊率约90.4%-97.9%。
2. 细胞病理学检查
通过脱落细胞(如胸腔积液、胰液)或细针穿刺获取细胞样本,辅助诊断。
二、病理报告的关键指标
1. 肿瘤类型与分级
类型(如导管腺癌、鳞癌)和分级(高/中/低分化)直接关联预后。
例如,高分化肿瘤恶性程度低,低分化肿瘤侵袭性强。
2. TNM分期
评估原发肿瘤(T)、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范围,决定临床分期。
3. 分子标志物
如乳腺癌的ER/PR/HER2、肺癌的EGFR/ALK等,指导靶向治疗。
结直肠癌需检测MMR蛋白或MSI状态。
三、提高准确性的措施
多学科协作:结合影像学(CT/MRI)和肿瘤标志物(如CEA、AFP)综合判断。
质控验证:通过国家癌症中心等权威机构的病理能力验证(如淋巴瘤、甲状腺癌项目)确保诊断规范性。
四、局限性说明
快速冰冻切片存在误诊率(约0.5%-0.7%)和延迟诊断可能。
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结果,避免单一依赖病理报告。
最准确的病理结果需基于规范取材、全面分析(形态学+分子检测)及质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