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伤口护理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用手触碰伤口,防止感染。术后24-48小时内不建议清洗伤口,后续换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异常疼痛,若出现发热、流脓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根据手术类型,可能需要佩戴耳罩或固定装置保护术耳,避免受压或碰撞。
2. 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以清淡、高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锌的食物(如蓝莓、南瓜、黑芝麻),增强免疫力并辅助恢复。
短期内减少术侧咀嚼,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耳部活动负担。
3. 活动与休息
术后需静卧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伤口裂开或出血。头部活动应轻柔,减少晃动。
睡眠时建议平躺或健侧卧,避免压迫术耳。恢复期(1-3个月)内需逐步增加活动量。
4. 疼痛与药物管理
按医嘱服用止痛药或抗生素,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冷敷或热敷可缓解局部疼痛,但需注意温度适宜。
若出现持续疼痛、听力下降或平衡问题,需及时复诊排查并发症。
5. 定期复查与长期注意事项
术后需按计划复查,监测伤口愈合及听力恢复情况。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后续放疗或化疗。
恢复期内避免游泳、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并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引发感染。
若出现异常症状(如口眼歪斜、剧烈头痛等),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