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与随访
对于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体积较小(通常<5cm)的无症状肿瘤,可暂不处理,建议定期复查(如3个月后月经干净时超声检查),观察囊肿是否自行缩小或消失。
妊娠期发现的良性肿瘤若无并发症(如扭转),也可严密随访至分娩后再决定手术时机。
2. 药物治疗
抗炎治疗:若囊肿与盆腔炎症相关,可通过消炎药物控制感染,复查评估囊肿变化。
激素调节:部分与内分泌相关的囊肿(如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对激素类药物敏感,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中药辅助:少数中成药(如活血化瘀类)可能用于生理性囊肿的辅助治疗,但疗效有限,不推荐作为主要手段。
3.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肿瘤>5cm、怀疑恶变、引发症状(如腹痛、不孕)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建议手术。
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主流微创方式,适用于多数良性肿瘤,可剥离囊肿并保留卵巢(尤其对有生育需求者)。
开腹手术:仅用于肿瘤过大或术中疑似恶变需扩大切除范围的情况。
绝经后患者:可考虑根治性手术(如卵巢切除术)以降低复发风险。
4. 术后管理
良性肿瘤术后通常预后良好,复发率低,但仍需定期复查。
若术后病理提示交界性或恶性,需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补充治疗(如化疗)。
注意事项
卵巢肿瘤的恶变风险虽存在,但良性肿瘤通过规范治疗多可治愈,患者无需过度焦虑。
- 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如年龄、生育需求)综合制定,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