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外肿瘤影像表现

恶性肿瘤 2025-10-01 19:27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一、CT表现

1. 骨质改变

可见椎弓根变薄、椎弓根间距增宽、椎体凹陷或椎间孔扩大等骨质破坏征象,尤其在CT骨窗位显示更清晰。三维重建可帮助观察肿瘤与椎体、血管的解剖关系。

2. 占位特征

肿瘤呈髓外异常占位,增强扫描后多数明显强化。部分恶性肿瘤(如转移瘤)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界不规则;良性肿瘤(如神经纤维瘤)则边界较清晰。

3. 硬膜外征

T1WI可见肿瘤与脊髓之间的低信号裂隙(硬脊膜影像),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肿瘤侧椎管内脂肪中断。

二、MRI表现

1. 信号特征

  • T1WI:多为低信号,与脊髓分界清晰。
  • T2WI:呈高信号,若伴钙化或出血则信号不均。
  • 增强扫描:实体性肿瘤均匀强化,囊性肿瘤环形强化,少数呈不均匀强化。
  • 2. 脊髓压迫

    肿瘤导致脊髓移位,病变上下段蛛网膜下腔增宽,局部硬脊膜增厚,偶见“硬膜尾征”(肿瘤附着处硬膜强化)。

    3. 恶性肿瘤特征

    转移瘤或肉瘤常伴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增强后强化明显,边界模糊。

    三、其他检查

  • 椎管造影:造影剂呈不规则斜坡状或笔尖状充盈缺损,与硬膜下肿瘤的“杯口状”表现不同。
  • X线:敏感性较低,仅显示晚期骨质破坏,如椎弓根消失或椎间孔扩大。
  • 硬脊膜外肿瘤需与硬膜下肿瘤(如脊膜瘤)鉴别,后者多表现为“杯口状”充盈缺损及脊髓移位,而硬膜外肿瘤更易累及骨质。

    上一篇:肾肿瘤早期如何发现转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