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怎么分辨息肉肿瘤

恶性肿瘤 2025-10-01 10:45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1. 形态与大小观察

  • 息肉特征:通常表现为黏膜表面的隆起,较小(如直径<2cm)、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颜色与周围黏膜相近。较大的息肉可能因挤压粪便导致大便形状变细或表面出现凹痕。
  • 肿瘤特征:若息肉体积较大(如>2cm)、基底宽、表面不规则(如溃疡或糜烂),或伴有异常血管增生,需警惕癌变可能。肿瘤性病变可能呈现僵硬、边界不清的形态。
  • 2. 病理活检

  • 对于可疑息肉(如较大或多发),医生通常会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否为腺瘤、增生性息肉或已癌变。例如,低级别腺瘤可能仅需内镜下切除,而高级别瘤变或癌需进一步手术。
  • 3. 辅助技术应用

  • 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可观察黏膜腺管结构,帮助区分良性息肉与早期癌变。
  • 超声内镜:评估病变浸润,判断是否累及黏膜下层(肿瘤进展的重要指标)。
  • 4. 临床决策因素

  • 即时切除条件:小息肉(如<5mm)可能直接通过活检钳或氩气凝固切除;较大息肉需术前评估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 暂缓切除情况:若怀疑癌变且需后续手术定位,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医生可能选择先取活检而非立即切除。
  • 5. 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 40岁以上、有家族史或长期消化道症状者应定期胃肠镜检查。早期息肉切除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尤其是腺瘤性息肉。
  • 若检查中发现异常,建议遵医嘱完善病理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上一篇:淝河监狱中心医院肿瘤科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