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内外肿瘤定位影像学
脊髓肿瘤的准确定位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根据肿瘤与脊髓及硬膜的关系,脊髓肿瘤可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和硬膜外肿瘤三大类。不同位置的肿瘤在影像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MRI是目前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髓内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髓内肿瘤是指发生在脊髓内部的肿瘤,主要包括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等。
1. 常见类型及特点
2. 共性影像表现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髓外硬膜下肿瘤位于脊髓和硬膜之间,主要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等。
1. 常见类型及特点
2. 共性影像表现
髓外硬膜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髓外硬膜外肿瘤位于硬膜外层,主要包括转移性肿瘤、淋巴瘤和血管畸形等]。
1. 常见类型及特点
2. 共性影像表现
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脊髓肿瘤诊断中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1. MRI: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多参数成像有助于定性诊断。增强MRI能更好显示肿瘤血供情况。
2. CT:对骨质破坏评估有优势,能显示钙化或脂肪成分,但软组织分辨率不如MRI。CT椎管造影(CTM)可显示肿瘤与硬膜外、蛛网膜下腔和脊髓的关系。
3. 脊髓造影:有创性检查,多用于定位脊髓或马尾受压水平,根据梗阻端形态可区分肿瘤部位(髓内肿瘤呈大杯口状,髓外硬膜内肿瘤呈小杯口状,硬膜外肿瘤呈状)。
4. X线平片:对软组织分辨率低,仅能显示间接征象如椎弓根间距增宽、椎间孔扩大、椎体后方压痕等,在现代诊断中作用有限。
鉴别诊断要点
脊髓内外肿瘤的鉴别主要基于以下影像学特征:
| 特征 | 髓内肿瘤 | 髓外硬膜下肿瘤 | 髓外硬膜外肿瘤 |
||-|-|-|
| 脊髓形态 | 局限性增粗 | 受压变形 | 受压变形 |
| 蛛网膜下腔 | 变窄或消失 | 病侧增宽,健侧变窄 | 双侧变窄 |
| 肿瘤边界 | 与脊髓分界不清 | 清晰 | 清晰 |
| 典型表现 | 脊髓膨大伴信号异常 | "硬膜下征" | "硬膜外征" |
| 常见类型 | 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 | 神经鞘瘤、脊膜瘤 | 转移瘤、淋巴瘤 |
临床症状也有助于鉴别:髓内肿瘤常表现为感觉分离(痛温觉减退而触觉存在)和下行性感觉障碍;髓外肿瘤多引起上行性感觉障碍和根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