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内外肿瘤定位影像学

恶性肿瘤 2025-08-27 18:13恶性肿瘤www.zhongliuw.cn

脊髓肿瘤的准确定位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根据肿瘤与脊髓及硬膜的关系,脊髓肿瘤可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和硬膜外肿瘤三大类。不同位置的肿瘤在影像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MRI是目前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髓内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髓内肿瘤是指发生在脊髓内部的肿瘤,主要包括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等。

1. 常见类型及特点

  • 室管膜瘤:最常见的髓内肿瘤(约占60%),好发于颈胸段,MRI表现为脊髓中央对称性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强化程度不一。特征性表现为"帽征"(肿瘤两端的T2WI低信号环,由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
  • 星形细胞瘤:儿童最常见的髓内肿瘤,成人发病率仅次于室管膜瘤,以浸润性偏心性生长为主,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
  • 血管母细胞瘤:血管丰富的良性肿瘤,常伴有广泛脊髓水肿和流空血管信号,脊髓空洞发生率高达60%以上。
  • 2. 共性影像表现

  • 脊髓局限性增粗膨大,蛛网膜下腔变窄或消失
  • 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信号常不均匀
  • 增强扫描多数有明显强化,强化模式因肿瘤类型而异
  • 常伴有囊变(瘤内囊变、肿瘤头尾侧囊肿或脊髓反应性中央管扩张)
  • 周围水肿较明显,范围常大于肿瘤本身
  • 髓外硬膜下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髓外硬膜下肿瘤位于脊髓和硬膜之间,主要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等。

    1. 常见类型及特点

  • 神经鞘瘤:最常见的髓外硬膜下肿瘤,MRI表现为与脊髓相邻的界限清楚团块,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变坏死常见,增强后明显强化。特征性表现为"哑铃征"(肿瘤跨硬膜生长)。
  • 脊膜瘤:多发生于胸段(80%),体积较小(通常12[[[6[13[[6][8<3cm),广基底附着硬脊膜,TWI等信号,TWI轻微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特征性表现为"脊膜尾征"(与肿瘤相连的硬脊膜条形强化)15]。
  • 2. 共性影像表现

  • "硬膜下征":病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受压向健侧移位5]
  • 肿瘤边界清晰,与脊髓之间有明确分界]
  • 脊髓受压变形但无明显增粗]
  • 梗阻面呈小杯口状(脊髓造影)8]
  • 髓外硬膜外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髓外硬膜外肿瘤位于硬膜外层,主要包括转移性肿瘤、淋巴瘤和血管畸形等]。

    1. 常见类型及特点

  • 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进展快,MRI表现为硬膜外结节或片状病变,T1WI低信号,T2WI可能为高信号,增强后显著强化,常伴有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
  • 淋巴瘤:好发胸腰椎,主要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局部疼痛多见,逐渐出现下肢运动、感觉障碍。
  • 2. 共性影像表现

  • "硬膜外征":肿瘤与脊髓之间T1WI可见低信号裂隙(为硬脊膜影像),肿瘤侧椎管内脂肪中断
  • 硬膜囊连同脊髓一起向一侧移位,脊髓两侧蛛网膜下腔均受压狭窄
  • 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常见
  • 造影显示脊髓移位,两侧蛛网膜下腔狭窄呈状
  • 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脊髓肿瘤诊断中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

    1. MRI: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多参数成像有助于定性诊断。增强MRI能更好显示肿瘤血供情况。

    2. CT:对骨质破坏评估有优势,能显示钙化或脂肪成分,但软组织分辨率不如MRI。CT椎管造影(CTM)可显示肿瘤与硬膜外、蛛网膜下腔和脊髓的关系。

    3. 脊髓造影:有创性检查,多用于定位脊髓或马尾受压水平,根据梗阻端形态可区分肿瘤部位(髓内肿瘤呈大杯口状,髓外硬膜内肿瘤呈小杯口状,硬膜外肿瘤呈状)。

    4. X线平片:对软组织分辨率低,仅能显示间接征象如椎弓根间距增宽、椎间孔扩大、椎体后方压痕等,在现代诊断中作用有限。

    鉴别诊断要点

    脊髓内外肿瘤的鉴别主要基于以下影像学特征:

    | 特征 | 髓内肿瘤 | 髓外硬膜下肿瘤 | 髓外硬膜外肿瘤 |

    ||-|-|-|

    | 脊髓形态 | 局限性增粗 | 受压变形 | 受压变形 |

    | 蛛网膜下腔 | 变窄或消失 | 病侧增宽,健侧变窄 | 双侧变窄 |

    | 肿瘤边界 | 与脊髓分界不清 | 清晰 | 清晰 |

    | 典型表现 | 脊髓膨大伴信号异常 | "硬膜下征" | "硬膜外征" |

    | 常见类型 | 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 | 神经鞘瘤、脊膜瘤 | 转移瘤、淋巴瘤 |

    临床症状也有助于鉴别:髓内肿瘤常表现为感觉分离(痛温觉减退而触觉存在)和下行性感觉障碍;髓外肿瘤多引起上行性感觉障碍和根性疼痛。

    上一篇:脊母细胞瘤的治疗方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