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性(肿瘤细胞干性特征)是指肿瘤细胞表现出的类似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耐药及复发中起关键作用。以下是其主要特征的综合分析:
1. 定义与核心特征
自我更新能力:肿瘤干细胞能通过对称或不对称分裂维持自身数量,同时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群。
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多种肿瘤细胞类型,导致肿瘤内异质性。
高致瘤性:少量肿瘤干细胞即可在免疫缺陷小鼠中形成肿瘤(如100-1,000个细胞)。
2. 功能特性
耐药性与治疗抵抗:
表达ABC转运蛋白家族(如P-糖蛋白),主动外排化疗药物。
对放疗和传统化疗不敏感,是肿瘤复发的主因。
迁移与转移能力: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形成转移灶。
3. 分子标志与调控机制
表面标志物:
常见标记包括CD44+、CD133+、ALDH1+等,用于分离和鉴定肿瘤干细胞。
信号通路:
Notch、Wnt、Hedgehog等通路异常激活可增强干性。
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影响干性指数(mRNAsi/mDNAsi)。
4. 研究方法与临床意义
实验模型:
无血清悬浮培养可形成肿瘤球(tumorsphere),模拟干性微环境。
异种移植实验评估肿瘤起始细胞频率。
治疗靶点:
靶向干性相关通路(如Wnt抑制剂)或免疫治疗联合策略。
5. 争议与可塑性
动态性:肿瘤干性非固定状态,微环境(如缺氧、炎症)可诱导普通肿瘤细胞获得干性。
异质性:不同肿瘤类型(如乳腺癌、肝癌)的干性标志物和机制存在差异。
如需进一步特定肿瘤类型的干性特征或实验方法,可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