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胃癌 >>

胃窦癌的中药

胃癌 2017-04-19 21:42胃癌治疗www.zhongliuw.cn
人参皂苷RH2诱导胃癌癌细胞分化,抑制胃癌细胞发展,预防转移复发,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是胃癌患者的上佳辅助治疗产品。

  (一)辨证论治

  病人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为升降失常;二为虚实夹杂;三为易旁及他脏。故临证应多注意兼顾,用药亦多寒温并用,升降并用,补泻并用,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其分型如下:

  1.肝胃不和型

  主证:胃脘胀满,痛连两胁,口苦心烦,嗳气频作,饮食少进或反胃,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逍遥散合香连丸加减。

  柴胡、白芍、茯苓、白术、郁金、法半夏各15克,木香、川连各6克,徐长卿、山海螺各3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

  2、湿热瘀毒型

  主证:胃脘刺痛,痛处固定,灼热反胃,食后痛重,脘腹拒按,心下痞块,呕血黑便,皮肤甲错,或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祛瘀。

  方药:失笑散加味。

  五灵脂、生蒲黄10克,生苡仁、七叶一枝花、肿节风、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田七、土鳖虫、石见穿、元胡各12克。

  3、脾胃虚寒型

  主证:胃脘隐痛,喜按恶凉,甚或朝食暮吐,宿谷不化,时呕清水,面色泛白,神疲肢冷,怠倦短气,便溏腹泻,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细或沉缓。

  治法:健脾益气,温中散寒。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法半夏、党参、白术、云苓、黄芪各15克,砂仁、陈皮、干姜、木香、甘草各6克,山慈菇、山海螺各10克。

  4、气血双亏型

  主证:面色萎黄无华,骨瘦如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怠倦乏力,腹胀纳呆,上腹部包块明显,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扶正固本。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味。

  黄芪、党参、白术、云苓、当归、白芍、熟地黄、白芍各15克,生苡仁、紫河车、黄精各30克,肉桂6克,鸡内金10克。

  (二)针炙治疗

  1、辨证治疗

  (1)脾胃虚寒或脾肾阳虚型

  ①穴位:a.大椎,身柱;b.神道,灵台;c.八椎旁夹脊;d.脾俞;e.胃俞;足三里。

  方法:化脓灸,每次灸1组,每穴灸7~9壮,隔日灸1次,每次灸毕,用灸疮膏贴在灸穴上,使之化脓。

  适应症:晚期胃癌。

  ②穴位:公孙,丰隆,照海,手三里,足三里,内关,列缺。

  方法:用提插结合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

  适应证:各期胃癌。

  ③穴位:上脘,中脘,下脘。

  方法:隔饼灸法。饼下垫丁桂散少许,每次灸3~5壮,1月左右为1疗程。

  适应证:各期胃癌。

  注意事项:药饼组成及制法:白附子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丁香10克,细辛10克,小茴香10克,川芎10克,草乌10克。共研细末,加蜂蜜、葱水运量调剂,捏成药饼,如5分硬币大,2分硬币厚,上穿数小孔。

  (2)胃热阴伤型

  穴位:华伦夹脊穴胸11、胸12。

  加减:滴水不入侵者,加金津、玉液、天突;高热者,加曲池、外关;吐血者,加血海、膈俞、尺泽。

  方法: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适应证:各期胃癌。

  (3)气血两虚型

  ①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阴陵泉,血海,气海,关元。

  方法: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阴陵泉、血海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之法,气海、关元用捻转补祛。每日治疗1次,留针30分钟。

  适应证:胃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②穴位:中脘,梁门,足三里,公孙。

  加减:胃痛者,加肝俞、大冲;呕吐者,加内关;吐血者,加曲池、二白。

  方法: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中脘、梁门,留针i5~20分钟,艾灸足三里、公孙。体弱的虚证用艾卷温和灸;体壮的实证用骑竹马灸或瘢痕灸法。

  适应证:各期胃癌。

  (4)肝胃不和或痰湿阻胃型

  ①穴位:中脘,章门。

  加减:肝胃不和者,补足三里,泻行间;气血双亏者,补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脾俞;痰湿结聚者,泻丰隆,平补平泻公孙;脾肾阳虚者,灸脾俞、肾俞,并可配耳穴神门、内分泌、胃、脾、肾等,进针后略加捻转3分钟,留针4~8小时。

  方法:得气后进行提插捻转补泻,令针感传向病所或针感沿经络上下传导,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疗程。

  适应证:晚期胃癌。

  ②穴位:足三里,曲池,气海。

  方法:用2~3寸26~28号毫针,取患者双侧足三里、曲池穴,进针后行平补平泻,以提插捻转手法为主;进针深度因体形而异,约1~1.5寸,以出现针感为准;进针后行针2~3分钟,留针15分钟。继而施气海穴的温和灸,取温灸纯艾卷将其点燃后,置于气海穴的正上方,距皮肤3~4cm高度处灸之,以皮肤红晕为准,灸15分钟。每日1次,6天为1疗程,休息1天,共4个疗程。

  适应证:中、晚期胃癌。

  ③穴位:a.主穴:截根,胃俞;b.配穴: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

  方法:取毫针于针刺得气后提插捻转,中等强度,留针15~45分钟,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其中截根穴针刺法:向脚心横刺约3~4寸。

  适应证:胃癌疼痛者。

  ④穴位:内关,足三里。

  加减:肝胃不和者,加期门、太冲;脾胃不和者,加中脘;气血双亏者,加中脘、肾俞、太溪。方法:针刺得气后提插补泻为基础,稍加变通,留针15~30分钟,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休息7~10天。

  适应证:胃癌化疗或放疗期间。

  ⑤瘀血内阻

  穴位:内关,中腕,足三里,合谷,曲池,手三里,胃区阿是穴。

  方法:针刺得气后提插捻转,证属实热者,宜泻法,刺浅而不留,出针宜快。证属虚寒者,宜补法,刺较深而久留,出针宜慢,留针30分钟。隔日针刺l次。

  适应证:胃癌脘腹痛者。

  2.针灸止痛

  (1)针刺止痛主穴:中脘、下脘、章门、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丰隆、公孙、肾俞。

  (2)艾灸止痛穴位:中脘、下脘、胃俞、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

  3.针灸止呃

  (1)术后顽固性呃逆或重症患者呃逆:①按压百会穴。患者坐卧均可。操作者左手扶头,右手中指指端点按百会穴上,施以揉压,由轻渐重,至产生较强酸胀感力度。②拇指按压膻中穴。③按压止呃穴、巨阙穴。

  (2)针刺止呃:①针刺双侧内关、足三里。②针刺迎香穴。③针刺缺盆穴。每日1次,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40分钟。

  (3)耳针止呃:主穴——隔、胃、肝、脾、交感;配穴——神门、皮质下、肾上腺。

  (4)穴位封闭止呃法:用维生素b1、b6、各2ml,取双侧内关作穴位封闭,有效率在95%以上。

  (三)外治法

  1.止痛抗癌膏:三七、蚤休、延胡索、黄药子各10克,芦根20克,川乌6克,冰片8克,紫皮大蒜100克,麝香适量,大蒜取汁,余药研为细粉过100目筛,用大蒜汁将药粉调成膏剂贴于痛点,或经络压痛部位,隔日2贴。适用于胃癌疼痛。

  2.蟾蜍膏:以蟾蜍、生川乌、两面针、公丁香、肉桂、细辛、七叶一枝花、红花等药制成橡皮膏,外贴癌性疼痛处,24小时换药1次,7天为1疗程。适用于胃癌疼痛。

  3.黄硝膏:生大黄30克,芒硝30克,水蛭30克,丹参30克,土鳖虫30克,桃仁30克,王不留行30克,麻黄30克,防风30克,樟丹250克,花生油600克。上药熬膏摊于白布上,面积10cm×5cm,用时敷于肿块处。适用于胃癌晚期。

  4.雄蟾膏:雄黄1.2克,蟾皮3克,蜈蚣12克,全蝎6克,白花蛇12克,天南星6克,木鳖子2.4克,轻粉1.2克,信石1.2克,硇砂2.4克,干姜30克,黄药子2.4克,山慈菇6克,露蜂房4.8克,冰片4.8克,斑蝥6克,生大黄3克。上药共研细末和均。每次取上药末30克,用香油调匀,外敷脐部。适用于胃癌属瘀毒内结型,或胃脘疼痛者。

  5.止痛液:硼砂10克,枯矾15克,冰片45克,95%酒精500ml。先将冰片溶于酒精内,而后投入硼砂、枯矾,混匀后瓶装备用。外擦于疼痛部位,随痛随擦,不拘于时。适用于胃癌疼痛者。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

恶性肿瘤,乳腺肿瘤,淋巴肿瘤,肿瘤标志物,胰腺肿瘤,甲状腺肿瘤,脑部肿瘤,良性肿瘤,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