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性肿瘤
1. 内翻性乳头状瘤
特征:多单侧发病,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易误诊为鼻息肉。典型症状为持续性鼻塞、脓涕或血涕,可能伴随头痛和嗅觉减退。该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术后易复发,且存在5%-15%的恶变风险。
外观:淡红色息肉样肿物,质地较硬,触之易出血。
2. 血管瘤
特征:多见于鼻中隔前部,表现为反复鼻出血(接触性出血),瘤体增大后可导致鼻塞、面部畸形或眼球移位。肿瘤呈紫红色柔软肿块,易出血。
治疗:小型血管瘤可通过激光凝固,较大需手术切除。
3. 骨瘤与软骨瘤
特征:骨瘤好发于额窦,生长缓慢,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起头痛或视力障碍;软骨瘤罕见,但易复发和恶变。两者均表现为鼻腔内硬性无痛肿块。
二、恶性肿瘤
1. 鳞状细胞癌
特征:最常见(占50%-80%),早期表现为单侧鼻塞、血涕,晚期可侵犯眼眶或颅底,引发突眼、面颊膨隆或顽固性头痛。肿瘤表面粗糙,伴坏死溃疡。
2. 腺样囊性癌
特征:占10%-15%,生长缓慢但易沿神经扩散,常见筛窦和上颌窦受累,症状包括渐进性鼻塞和面部麻木。
3. 鼻腔黑色素瘤
特征:罕见但恶性度高,肿瘤常呈蓝黑色,表现为鼻出血和黑色分泌物,预后较差。
三、其他类型
嗅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嗅觉神经的恶性肿瘤,症状包括鼻塞、鼻出血及头痛,需病理活检确诊。
淋巴瘤:表现为鼻腔黏膜下肿块,需免疫组化鉴别类型。
注:若出现单侧鼻塞、反复鼻血或面部畸形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通过鼻内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