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多药耐药性 肿瘤治疗耐药包括

肿瘤治疗 2025-08-02 11:17肿瘤治疗www.zhongliuw.cn

肿瘤多药耐药性(MDR)是肿瘤治疗中的主要耐药形式,指肿瘤细胞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以下是关于肿瘤治疗耐药的主要分类和机制:

一、耐药性分类

1. 天然耐药性(内在性耐药)

  • 肿瘤细胞在治疗初始阶段即对药物不敏感,常见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实体瘤。
  • 可能与先天存在的耐药基因(如MDR1)或肿瘤干细胞特性相关。
  • 2. 获得性耐药性

  • 在化疗过程中逐渐产生,因药物压力筛选出耐药克隆,如乳腺癌、白血病等。
  • 机制包括药物靶点突变、表观遗传改变等。
  • 3. 多药耐药性(MDR)

  • 对多种药物同时耐药,分为内在性和获得性两类。
  • 典型药物:蒽环类、紫杉醇等天然来源抗癌药易引发MDR。
  • 二、耐药机制

    1. 药物外排增加

  • ABC转运蛋白(如P-gp、MRP)过表达,通过ATP依赖方式将药物泵出细胞。
  • 2. 药物代谢与靶点改变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酶促药物失活,或靶酶(如拓扑异构酶Ⅱ)突变。
  • 3. DNA修复增强

  • 肿瘤细胞通过PARP1、ATM等通路修复化疗药物造成的DNA损伤。
  • 4. 凋亡通路抑制

  • Bcl-2家族蛋白过表达或促凋亡蛋白(如Bax)下调,使细胞逃避死亡。
  • 5. 肿瘤微环境影响

  • 脂肪细胞分泌因子(如A1BG)通过NAMPT/PARP1轴促进耐药。
  • 三、耐药应对策略

  • 联合治疗:靶向耐药机制(如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联合化疗。
  • 动态监测:通过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或基因检测(如循环肿瘤DNA)早期发现耐药。
  • 新型疗法:免疫治疗、表观遗传调控药物等替代方案。
  • 以上内容综合了耐药性的核心分类、分子机制及临床应对方向,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Copyright@2015-2025 肿瘤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