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类型
1. 良性肿瘤
肛乳头瘤:由肛乳头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纤维性增生,表现为灰白色带蒂肿物,常伴肛门瘙痒或异物感。
脂肪瘤/纤维瘤:生长缓慢的软组织肿块,表面光滑,多无显著症状。
痔疮/肛周脓肿:痔疮为静脉曲张团块,肛周脓肿则因感染形成红肿硬结,需与肿瘤鉴别。
2. 恶性肿瘤
肛门癌(鳞状细胞癌为主):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表现为溃疡型肿块、便血(血色暗红伴黏液)、疼痛及排便习惯改变。
肛管癌/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易侵犯周围组织,晚期可能出现转移。
二、病因与风险因素
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16与肛门鳞癌强相关。
慢性炎症刺激:如长期肛裂、肛瘘可能诱发细胞异常增生。
遗传与免疫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或免疫功能异常。
三、诊断与治疗
1. 诊断方法
肛门指检、肠镜及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如MRI/CT)用于评估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
2.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较小者观察,较大或有症状时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早期手术联合放化疗,晚期需综合治疗(如靶向、免疫疗法)。
四、预后
良性肿瘤切除后预后良好,恶性肿瘤的生存率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若发现肛门肿块、持续便血或疼痛,建议尽早就医明确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