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无健康码遭公交司机拒载
在辽宁抚顺的一次公交车事件中,一位因未能出示防疫健康码而遭拒载的老人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引发了公众对老年人在智能技术运用上所面临的挑战的讨论。对于这一事件,抚顺市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刻反省,并对此表示真诚的歉意。
抚顺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副队长白晓刚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此次事件的发生反映出在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的过程中,对于老年群体的需求和服务意识上还存在欠缺。抚顺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方便老年人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出行。一种新推出的实名制老年公交IC卡能够帮助记录老年人的出行数据,同时也满足防疫要求。对于那些没有健康码或IC卡的老人,他们将登记身份证信息以确保老年人的正常出行。
白晓刚强调,这次事件是一个警示,提醒全行业需要进行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并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事件引起了数码行业评论员的关注。对于如何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评论员黄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应该推动健康码的普及和优化,而不是一刀切的做法。他建议推动健康码与身份证或社保卡的整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他也赞扬了一些企业正在进行的适老化努力,并呼吁技术提供商简化智能设备的应用界面,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专用版本。
与此养老服务业的专家也对此事表达了看法。他们认为,在智能化成为疫情防控重要手段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简单易懂的设计。许晓玲表示,软件设计方面需要改进,减少健康码的页面级数,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年人更容易理解和操作。对于这次拒载事件,她认为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避免对老年人造成潜在的伤害。每个人都可能会变老,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尊重和理解长者。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面对科技进步的我们也需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我们不能因为追求效率而忽视了人性化的服务。抚顺市的反思和道歉展示了其在改进服务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希望这样的事件能够引发更多关于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体的思考,并推动社会更加和谐、包容的发展。